俄军阅兵抬出“日军战俘笼”,731罪证再次被扒,日本:无法接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09:06 2

摘要:日本人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当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排山倒海之势震撼全球时,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同步上演了一场极具戏剧张力的历史重现——一辆军用卡车载着身着苏军制服的演员,正在“审讯”囚笼中垂头丧气的“日本战俘”。这个名为“情景再现”的方阵,点燃了

日本人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当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排山倒海之势震撼全球时,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同步上演了一场极具戏剧张力的历史重现——一辆军用卡车载着身着苏军制服的演员,正在“审讯”囚笼中垂头丧气的“日本战俘”。这个名为“情景再现”的方阵,点燃了国际舆论场,也精准戳中了日本的历史痛点。

这场阅兵式的“节目效果”可谓是排面拉满。除了T-34坦克等二战经典装备的亮相,俄罗斯还邀请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蒙古国的官兵参与,形成了跨区域的历史记忆共鸣。就在同一天,俄罗斯在日俄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也举行了类似纪念活动,这种“双管齐下”的操作,让日本朝野上下如坐针毡。

日本主流媒体罕见地用“不可思议”和“令人不安”来形容这一事件,社交媒体上更是炸开了锅。有人怒斥俄罗斯“卑鄙”,有人哀叹日本外交的无力,甚至有网民翻出2012年秋田县知事送给普京的秋田犬“小梦”,酸溜溜地要求“归还宠物”。这种歇斯底里的反应,恰恰暴露了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敏感神经。

事实上,这场看似行为艺术的“战俘游街”,并非俄罗斯的即兴创作,而是对1949年“哈巴罗夫斯克审判”(又称“伯力审判”)的真实还原。当年苏联特别军事法庭对12名日本细菌战战犯进行公开审判,揭露了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体实验、在常德等地散播鼠疫杆菌等反人类罪行。审判中,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供述,731部队一个月可生产300公斤鼠疫菌,这些细菌被用于“歼灭敌对国家人口”。令人发指的是,美国为获取细菌战数据,竟庇护石井四郎等战犯,导致这场人类首次细菌战审判的国际影响力被刻意淡化。

2021年,俄罗斯在哈巴罗夫斯克举办国际论坛,首次系统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2022年,中国研究团队完成22小时审判录音的翻译整理,这些珍贵资料如今陈列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中,成为无法抵赖的铁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政府至今仍在教科书里将“侵略”改为“进出”,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含糊其辞,甚至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屡屡挑战国际社会底线。

这种历史认知的巨大鸿沟,促使中俄形成战略默契。2025年两国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双方将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抵制任何篡改历史的行径。从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宣示,到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推动历史决议,两国通过道义谴责与军事展示的双重手段,构建起对日本右翼的包围圈。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俄罗斯的“战俘游街”既是对胜利的致敬,也是对现实的警示。那些囚笼中的“战犯”,何尝不是日本右翼势力的镜像——他们试图用谎言掩盖罪行,却在历史真相面前无处遁形。正如伯力审判公诉人斯米尔诺夫当年所言:“细菌战的罪行不会因时间而消逝,正义的审判终将到来。”

当北京的礼炮与哈巴罗夫斯克的军乐在东亚上空交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个大国对历史正义的坚守,更是人类文明对野蛮暴行的永恒抗争。历史不会因否认而改变,真相不会因喧嚣而湮灭,这或许就是80年后这场跨国纪念活动留给世界的最大启示。

来源:厉害了俺得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