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青岛行”,缘何让博士“留下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6:43 1

摘要: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9月9日上午,第十二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0余所国内外重点高校的近千名博士生相聚一堂,为海滨之城注入一股青春动能。

一次“青岛行”,缘何让博士“留下来”

“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已举办12届,持续掀起博士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扎根筑梦的热潮

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9月9日上午,第十二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0余所国内外重点高校的近千名博士生相聚一堂,为海滨之城注入一股青春动能。

从活动主会场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的热烈对接,到企业园区生产一线的实地探访,从高校院所科研实验室的深度交流,再到城市文化地标的打卡驻足,处处可见博士们朝气蓬勃的身影。

千余名博士为何齐聚青岛?

“青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藏城市’!”在“博士行”市南研修营上,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应届毕业生徐永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两天通过深度了解青岛的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城市氛围后,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青岛的魅力所在。”在徐永杰看来,无论是在产业发展的前沿探索,还是在生活方式的多元包容上,青岛都是在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永不停歇,这份创新活力与城市包容,对年轻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舞台广阔、爱才惜才、唯才是用,青岛用诚意之举向青年博士人才昭告求贤之心,也得到了博士人才的积极回应。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已累计吸引10000余名博士来青研修,其中3000余人选择留青就业创业。青岛,正成为博士人才干事创业的“目的地”,实现梦想的“启航地”。

以产引才+以才兴产

让产才供需精准匹配

博士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历来是万众瞩目的“香饽饽”。

为了让来青赴约的博士人才与青岛城市更加紧密地牵手,第十二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在产才精准供需匹配上做足了功课,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位于主会场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区,按产业领域进行划分,百余家企业与博士面对面洽谈。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多个产业招聘专区的热门岗位前,求职者排起长队。不少参加活动的博士投完一轮简历后发现还有心仪岗位,需要临时加印简历,足见岗位吸引力。

活动现场,博士与用人单位交流洽谈热烈对接。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连续多年参加“博士行”招聘活动,今年他们带来了包括电缆材料研发工程师、高端动态缆研发工程师等在内的20个人才需求。“这两年我们企业加大了科研投入,也承接了很多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对人才的渴求也愈发强烈。”招聘负责人马德金一边整理求职博士简历,一边跟记者说道。“活动有足够吸引力,参加活动的人才足够专业,匹配效率足够高,因此我们已经是‘博士行’活动的常客。”马德金表示,去年,企业通过“博士行”活动成功与3名博士达成合作意向,希望今年能招募到更多优秀的博士人才。

拥有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的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这次也带来了3个岗位的招聘计划。此前,通过“博士行”,企业先后觅得多位博士人才,这些博士在企业研发、管理等各个岗位成长迅速,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目前,我们已经接收了20余份求职简历,包括食品、化学、药学等多个专业,希望有更多青年博士人才加入我们企业。”明月海藻集团技术研发带头人刘书英表示。

除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青岛各用人单位还拿出优厚薪酬吸引人才——镭测创芯、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推出年薪最高60万元的科研岗位,吸引了不少高新技术、海洋领域人才驻足。

优质岗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青岛“以产引才、以才兴产”的产才融合引才逻辑。“前期,我们深入全市12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调研,征集到3219个博士岗位需求,涵盖芯片研发、海洋生物研究等领域。”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部副部长李晓介绍,今年更注重精准引才。发布的岗位不仅更紧扣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布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细分赛道,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用人单位的主动性,“我们在会前就发动用人单位提前介入简历筛选,锁定研究方向,以此实现人才的高度匹配。”

优质岗位+城市体验

让博士人才“想留下、能留下”

热情的城市邀约,得到了博士人才的积极回应。

“我冲可颂食品来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郝欣悦目标明确。她告诉记者,活动招募报名时,她就关注到了该企业的招聘信息,“我本身研究方向就是乳品,跟企业的产品研发十分契合,而且这家企业在同行业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对我个人而言,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郝欣悦说。

从济南赶来参加“博士行”活动的山东大学物理专业博士生王威,希望未来能从事半导体行业,“我个人看好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也想为自己争取一下机会。”王威表示,除了半导体领域的企业,他还给致真精密仪器、海信等多家青岛企业投出简历,“青岛优质企业比较多,希望有机会留在青岛工作定居。”

9月9日,第十二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

“青岛为博士提供就业、成长的机会,非常具有吸引力、竞争力。”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刘义圣去年就报名了“博士青岛行”,但因为学业原因未能成行,今年她早早做好了准备,目前已与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洽谈,“说实话,我已经在外上学10余年,非常期待毕业后回青岛就业发展。”

当然,除了提供众多优质岗位之外,青岛为了让博士人才全方位立体化感受青岛产业发展环境和人才成长生态,增强博士人才的城市认同感,还策划了一场“科技+产业+文化”沉浸式在“青”之旅。

在主会场“青味科研所”展区,琅琊台酒等地方特产与三维扫描测风激光雷达、智能无人机光伏巡检技术同台亮相,20家本土企业与科研单位的成果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青岛“传统底蕴+科创实力”的双重魅力。

而在产业认知层面,依托岛城知名度高、需求旺盛的用人单位,活动期间集中打造了10个专题研修营,覆盖现代海洋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产业等多个领域,博士人才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求职意向,选择青岛特色企业探访,近距离接触半导体封装、海洋生物制品等技术生产线,深入了解青岛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

本届“博士行”活动期间还设置了城市人文体验环节,市南区上街里文化街区、市北区大鲍岛休闲街区、即墨古城等“顶流打卡地”串联成线,让博士人才们在漫步中感受青岛的历史文脉与城市活力。

“百闻不如一见,亲身体验才更有说服力。”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孙彦一路走、一路看,来青岛施展才华的念头在内心激荡。“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成为当天博士人才口中最常出现的词语。

真金白银+真情实感

让城市成为人才“心之归处”

人因城聚,城因人兴。这场持续12年的城市之约,已累计吸引万余名博士来青研修,其中3000余人选择留青就业创业。“博士青岛行”也早已超越一场活动的范畴,成为新时代青岛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金字招牌”。

去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专业博士三年级学生陈梦雯报名参加了“博士青岛行”活动,并前往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修营感受企业魅力。今年,在她的大力推荐下,她的师弟同样报名了“博士青岛行”活动,与西海岸新区一家科技企业初步达成招录计划。

来青博士成了青岛最好的“代言人”和引才的“桥梁”,吸引了更多人才来青扎根。也正因此,本届“博士青岛行”活动首次推出“博士推介官”计划,邀请优秀博士担任青岛引才大使,以身边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以同行视角和专业对话,更精准地为青岛这座城市匹配人才。

“人才引进就像播种种子,只要土壤肥沃,自然能长出森林。”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学俊的比喻,道出了青岛引才留才的初心坚守:“要想博士人才纷至沓来,一定是城市坚持懂人才之所想、解人才之所急、思人才之所忧、为人才之所盼。”

从推出“人才强青”计划,到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再到博士赋能工程,近年来,青岛不断为博士人才政策“加码”,构建起全周期支持体系。尤其是今年6月,青岛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人才聚青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聚焦就业创业、培训科研、住房安居、子女入学、交友婚恋、文旅消费等全生命周期需求,真正实现“就业有岗位、创业有扶持、科研有助力、住房有保障、交友有平台、生活有品质”,为青年人才打造安心发展的生态沃土。

这份诚意,藏在实打实的政策里——

最高30万元的购房补贴,为人才扎根解决“住房难”;创业可申请全额贴息的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为梦想注入“启动资金”;实习可享受最长3个月、3000元/月的生活补贴,还有最长一年的免租金住房,让人才初来青岛便有“归属感”;还有,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业绩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还能获2万元一次性奖励;进站博士后连续两年每人每月7000-13000元生活资助,出站(基地)后在青落户就业,可获25万-40万元项目资助……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情实感的付出,是青岛“善待”博士青年的最大诚意。

这份诚意,也藏在广阔的发展舞台上——

青岛拥有358家国家、省、市三级博士后平台,还有国家(全国)、省、市三级重点实验室和多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为人才提供科研创新的“沃土”;同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提升产业对人才的承载力,让博士人才来青干事创业“有机遇、有空间、有舞台”。“青岛懂我,我愿意在这里扎根。”青岛对博士人才的礼遇、对发展机遇的供给,最终转化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人因城聚,城因人兴。历经12届深耕,“博士青岛行”正以强大的吸引力,持续掀起博士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扎根筑梦的热潮。对这座城市而言,当3000余名优中选优的博士人才扎根青岛,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的知识与技术,更让城市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以看得见的速度不断提升。人与城共生共荣,在相互成就中,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