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疫情后20大症状自测表,你中了几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6:30 2

摘要:疫情后很多人的身体都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觉得手脚冰冷、头晕、乏力、情绪不稳定,甚至莫名其妙地抽筋、水肿、皮肤过敏、长斑、结节增生……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都互不相干,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这些现象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血管受伤。

文/陈根

疫情后很多人的身体都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觉得手脚冰冷、头晕、乏力、情绪不稳定,甚至莫名其妙地抽筋、水肿、皮肤过敏、长斑、结节增生……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都互不相干,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这些现象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血管受伤。

过去我们总以为新冠病毒只是攻击呼吸系统,其实研究已经明确指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最早、最严重受创的,就是血管系统。

病毒之所以能轻易进入细胞,是因为它依赖一种叫做ACE2的受体,而这种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分布极为丰富。一旦新冠病毒接触到这些血管内皮细胞,就像打开门一样轻松入侵,导致血管壁受损、功能紊乱。这些微小的创伤,在一开始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却正在一点一点改变着身体的状态。

血管受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血液原本是运送氧气和养分的“运输系统”,一旦循环出了问题,全身的细胞就容易处在“营养不足”的状态。尤其是身体最末端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遍布全身,是最容易堵塞的地方。当毛细血管的血流被阻碍后,很多小毛病就会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而且很难直接查出原因。

比如,有些人阳康之后开始睡不踏实,容易失眠、多梦、醒得早,这不只是神经问题,很多时候和大脑的微循环变差有关。还有的人开始手脚发凉、麻木、抽筋,晚上小腿一阵一阵疼,这可能是末梢血管堵住了,血流供应不足。

有的人则感觉肩颈变得特别僵硬,容易头痛、情绪起伏、注意力不集中,这和脑部血管受损后的低氧状态有关。有些人老觉得脸色差、没精神、容易疲劳,也可能是身体供氧跟不上。

给大家一个自我检查的表格,大家可以继续自我评估,如下:

1、和以前相比,最近比较难入睡

2、手脚冰冷

3、手脚麻木

4、肩颈僵硬、头痛

5、腰痛或膝盖疼痛

6、心情低落、或无法有正向的情绪

7、倦怠、疲惫无力

8、容易抽筋

9、傍晚时总是明显水肿

10、食欲下降

11、常被说气色不佳

12、容易湿疹

13、容易炎症

14、皮肤容易长斑

15、有结节或增生

16、有息肉或纤维化

17、有慢性疾病

18、失眠多梦

19、颈椎腰椎不适

20、容易感冒

只要有以上情况的任何一项,就意味着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出现了问题,说明血管很可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当然,很多人并不会一次性出现所有症状,而是慢慢累积,从一个小毛病开始,逐渐发展为多个器官都“卡住”的状态。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上述几项,就不能再忽视了。

新冠病毒在离开人体之前,可能已经“点燃”了一个慢性的炎症反应,尤其在血管系统留下了隐患。这些微小的血管损伤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自愈的,相反,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逐渐演变成高血压、心律不整、血栓、脑梗、心梗,甚至诱发慢性炎症癌变的风险。

好在,血管的修复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到出大问题才去治疗,而是趁早发现、趁早调整,那么,疫情后,该怎么科学调理才能真正恢复健康?欢迎添加微信CHEN2021hk,加入【后疫情健康管理群】,参加特别直播,为防止无关人员干扰,设置9.9元门槛,进群获取更清晰的判断、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独家资料与交流福利。

来源:陈根谈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