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诗以绿野堂为背景,通过描绘裴度的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万物的精华,表现了对恩师裴度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白居易〔唐代〕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大意: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赏析:
这首诗以绿野堂为背景,通过描绘裴度的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万物的精华,表现了对恩师裴度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前两句描绘了绿野堂的美景,形容裴度的房子建成后占尽了万物的风光,路人都知晓这是裴令公的家,侧面凸显了裴度的威望。
这里的“物华”指的是万物的精华,绿野堂能够占尽物华,也暗示了裴度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后两句则直接赞美了裴度的教育成就。诗人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表达了裴度的学生遍布天下,人才济济,成就卓著。
这里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裴度培养人才的卓著成就,无需再在堂前种花来彰显其声望和影响力。
这首诗语言简明直白,意境深远。诗人以绿野堂为切入点,通过描写裴度的房子和名声,巧妙地将裴度的育人功绩与实景花卉相对比,突出了其教育理念的崇高和深远影响。同时,“桃李满天下”的比喻也成为了中华教育文化的经典意象,流传至今。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裴度作为三朝宰相,其培养人才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诗人通过赞美裴度的教育成就,也表达了对教育理念的崇尚和追求。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