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法光影|“枫”景“庭”好】长山法庭:锦旗背后的温情守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03:46 1

摘要:光与影交织,记录真实;法与理相融,守护正义。为了更好地传播法治精神,讲好法院故事,展现干警风采。即日起,邹平法院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邹法光影”宣传专栏。专栏将瞄准人民需求靶心,找准群众关切的“小切口”,下设《“枫”景“庭”好》《一“执”向前》《法护青绿》等板块,

【开栏语】

光与影交织,记录真实;法与理相融,守护正义。为了更好地传播法治精神,讲好法院故事,展现干警风采。即日起,邹平法院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邹法光影”宣传专栏。专栏将瞄准人民需求靶心,找准群众关切的“小切口”,下设《“枫”景“庭”好》《一“执”向前》《法护青绿》等板块,每一帧都将定格邹法故事,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带你探寻法治温度,让我们一同透过镜头,见证邹法践行使命,感受法治力量在时光中沉淀。

温|情|守|护

长山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房屋赠与合同纠纷案

“感谢法官,孩子终于能安心回家住了!”3月24日一上班,原告母亲赵某带着两面感谢锦旗走进了邹平法院长山法庭办公楼内,锦旗上“正义的守护者,人民的好法官”“倾心调解化纠纷,热心为民好法官”的金色大字,更是长山法庭成功调解赠与合同纠纷案件的见证。

2024年8月,刚经历父母离婚的小丽(化名)面临双重困境:母亲赵某与父亲闫某离婚前约定赠予她的农村房屋被父亲强行锁闭,开学在即却无法取回生活物品,只能与母亲在外租房居住。原来,半年前父母曾签署协议将共有房产赠与小丽,但离婚后父亲反悔,导致小丽不仅面临居无定所的窘境,更因“爸爸不要我了”的误解产生严重心理创伤。多次协商无果后,小丽无奈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赠与协议效力并办理房屋更名手续。

案件受理后,长山法庭庭长张延行敏锐意识到:简单判决可能加剧家庭矛盾,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经合议,长山法庭决定采用“释法说理+情感疏导”的模式调解该案件。

法官们一边向被告闫某逐条解读《民法典》相关规定:“白纸黑字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拒不履行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与此同时,一边开启“心灵诊疗”,通过展示小丽“这也是我的家啊”的泣血短信,唤醒父亲记忆中的温情瞬间——女儿第一次学步、考试前父女击掌约定......两位法官如同精密的“手术”团队,既用法律利剑破除偏执,又以情感银针缝合裂痕。

经过一下午的“背对背调解”,闫某终于红着眼眶承认了自己的“一时冲动”。原告方自愿撤回起诉,表示将与父亲自行协商后续事宜。

该案件的成功化解,是法律刚性与司法温度的结合,既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又修复了破裂的亲情关系,正是长山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

“法律不应只是冷冰冰的条文。”长山法庭庭长张延行看着桌子上的锦旗感慨。在长山法庭的调解室里,法官们始终秉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2024年,长山法庭通过调解化解各类纠纷400余件,调撤率达69.66%,真正用司法温情守护万家灯火。

通讯员:卢丹丹

编 辑:王新颖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