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财富大亨李嘉诚,不担心“油尽灯枯”,却担心两个60岁儿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01:52 1

摘要:97岁高龄的他,依旧是香港富豪榜上的常胜将军,以373亿美元身家第23次登顶。

提起香港的商业传奇,绕不开李嘉诚这个名字。

97岁高龄的他,依旧是香港富豪榜上的常胜将军,以373亿美元身家第23次登顶

财富依旧稳如磐石,身体也比不少年轻人硬朗,精神气场甚至比儿子更胜一筹。

但奇怪的是到了这个年龄,他最担心的不是身体会哪天熄火,也不是钱不够花,只是两个都已年过六旬的儿子——一个低调却不够强硬,一个聪明却不愿接班。

01 一生披荆斩棘

提到李嘉诚,他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15岁父亲病逝,家境陷入困顿,少年李嘉诚挑起家庭重担,进入钟表厂做学徒,从“流水线小工”一步步熬成香港商界的“超人”。

20多岁,他靠生产塑胶花赚得第一桶金;30多岁杀入地产圈,低价囤地逆市扩张,到40多岁,他开始在电讯、能源、港口、电力、基建、零售等多个领域开疆扩土,几乎建起了一个商业帝国。

外界赞他“眼光毒辣敢赌风口”,但也不乏批评声,比如太逐利太理性。

但李嘉诚一向不在意这些,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真正让他焦虑的是时间证明不了的事。

答案无需多言,这也对应了外界的猜测,即家族传承。

02 大儿子李泽钜

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是外界公认的“老成稳重”代表。

他从剑桥大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家族公司,一直在幕后参与重大决策。

2000年代起,逐步被扶上高位,掌管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核心企业。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太像“副手”了。

对外应对媒体他不善言辞,在公司内部,风格也偏保守、中规中矩。

2023年,他未能进入香港特首顾问团,这被港媒视为“影响力下滑”的信号。加之业界普遍认为,李泽钜缺乏父亲当年的果断与魄力,在“转型经济+全球动荡”的局势下显得应对乏力。

更扎心的是,在李嘉诚97岁生日宴上,他思路清晰、衣着得体、谈笑风生,竟然比已经接班多年的儿子还更像领导,说实话真的是有些一言难尽,因为始终没有“强悍者气场”。

02 小儿子李泽楷

小儿子李泽楷是另一个极端,他聪明、桀骜、不循规蹈矩,从不循父亲的脚步。

创立盈科、投资电讯盈科、收购电视广播、进军互联网、涉足保险业……他玩的是新时代玩法,敢投敢亏敢翻盘,但他始终没兴趣扛起家族产业的大旗

对婚姻也一直排斥,曾与名模梁洛施育有三子却未结婚,被港媒批评为“不负责任富二代代表”。

李嘉诚在公开场合几次婉转表示“希望他稳定下来”,都被轻轻带过。

看似活得洒脱,其实也让父亲心事重重,毕竟“创业容易守业难”。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庞大王国,不是谁都能轻松接下。

03 未雨绸缪布局新产业

比起富豪榜上的数字,李嘉诚更关注“未来五年”的趋势。

早在10多年前,他便开始投资生物科技和大健康领域。

他创立的和黄医药,已成为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代表之一;

同时,还布局了抗衰老科技、“止高瓶”等血管养护产品。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亲自试用产品活成了“代言人”,比如“止高瓶”爆红中老年圈层,销量喜人,甚至在地产圈被当作高端礼品送礼。

有人说,他是商人到老、算计到老。

但明眼人看得出,他不过是在用最后的精力为自己、也为子孙铺路。

04 孙辈登场

或许是对两个儿子失望太多,李嘉诚把目光转向了孙辈。

他的长孙李长禧,年仅16岁就开始创业,集合百余品牌进军潮流市场;

长孙女李思德则进入李嘉诚基金会,参与地产相关事务。

这不是“兴趣爱好”的层面,只是一种试水,家族传承或许将提前迈入第三代。

港媒解读得很直白:“李嘉诚或许并不指望儿子们扛起全部家业。”

这句话道出他的复杂心情,不是不愿放手,因为无法放心。

05 败在了安心

97岁的李嘉诚,几乎活成了一部商业史。

他走过战争与复兴年代,见证殖民与回归,更见证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沧海桑田。

他用一生践行“稳中求胜”的原则,从工厂到港口,从地产到生物科技步步为营。

可到今天,他依然不能真正退场。

明明可以像普通老人一样含饴弄孙,却仍要关注股市动向、亲自试药、企业架构、人事更替。

他不是不累是不敢累,因为这盘棋没有人能替他收官。

李泽钜不够狠李泽楷不肯接,孙辈虽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庞大的帝国、无数股东等不起。

有人说他功成名就,也有人说他太贪太执。

可回头看,那些“风光的背后”,都是靠命拼来,他拼命抓住的不是钱,只是那一份“责任感”。

只是世事终有遗憾,哪怕再多财富,再先进科技,也终究敌不过——一个老父亲对传承的担忧。

来源:笑侃人世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