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伊势彦信珍藏陶瓷」专拍斩获HK$3.59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23:08 1

摘要:虽然香港拍卖界的亚洲艺术周,要到10月底才正式开始,但苏富比就安排重磅单一藏家专场「伊势彦信珍藏重要中国陶瓷」率先于9月初举槌,成为古董圈热话。

撰文:

Ken NG、赵志瀚 Ryan Chiu

虽然香港拍卖界的亚洲艺术周,要到10月底才正式开始,但苏富比就安排重磅单一藏家专场「伊势彦信珍藏重要中国陶瓷」率先于9月初举槌,成为古董圈热话。

诚然,专场份量十足,182件拍品估价总和达到HK$2.5亿,当中包括成化宫碗、雍正粉彩桃花胆瓶、南宋官窑、永乐剔红等诸般重器。伊势彦信有「日本鸡蛋大王」之誉,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曾经为之策划单一藏家特展,地位也是毋庸置疑。

拍卖于9月9日举行,182件拍品仅一件未能觅得新主,合共斩获近HK$3.59亿总成交额,共6件拍品以HK$1,000万以上成交。其中一件南宋官窑青釉葵口盘,在三位藏家争持下,连佣以HK$5,588万成交,超出拍前估价范围,摘下本场成交桂冠。

成交冠军南宋官窑青釉葵口盘,在拍卖官王汐楚槌下拍出

伊势彦信于2023年来港出席「伊势艺术基金会」成立仪式

预展期间,苏富比把伊势彦信收藏陶瓷的木盒,像装置艺术模式般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行方拍前预先「包场」为所有拍品提供行方保证,意即任何拍品一旦流拍,行方便会支付底价把之购入;或拍品售出但未及底价,行方需向卖家补偿差价。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行方在拍卖期间作出特别部署,即场为大部分未能成交的拍品调整估价后重拍,务求令更多拍品顺利觅得新主。

全场唯一一件未能成交的拍品,乃一件粉彩折枝桃花长颈胆瓶,断代雍正,估价HK$2,500万 - 5,000万。

Lot 5102

清雍正 粉彩折枝桃花长颈胆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高度:44.6 cm

估价:HK$25,000,000 - 50,000,000
流拍

Lot 5022

南宋 官窑青釉葵口盘

直径:19.2 cm

来源:

迦纳爵士(Sir Harry M. Garner,1891-1977年)收藏Bluett and Sons Ltd,伦敦茧山龙泉堂,东京,1978年6月14日购自上述来源日本私人收藏茧山龙泉堂,东京

估价:HK$25,000,000 - 50,000,000
落槌价:HK$45,500,000
成交价:HK$55,885,000

让我们由成交冠军 - 南宋官窑青釉葵口盘说起,拍卖官王汐楚以HK$1,700万起拍,吸引至少3位藏家透过电话委托出价竞投,三人分别由华真(Jen Hua,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区主席)、吴彤(Sonya Wu,中国艺术品部专家)及Winnie Wan(中国艺术品部商务经理)代理 。

竞价战节奏明快,不消片刻叫价已突破HK$3,000万。叫价至HK$3,300万之后,吴彤首先退下,竞价战变成华真与Winnie Wan之争,每口叫价由HK$100万降至HK$50万,出价更为谨慎。

接下来,双方梅花间竹出价,再经22口叫价后,拍卖官最终在HK$4,550万落槌,由华真替牌号「6623」的买家投得心头好,连佣成交价HK$5,588万,超出行方估价范围。

宋朝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中,至今只有汝窑和官窑的拍卖成交价,曾经冲破亿元大关。

南宋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形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代和汉朝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烧瓷原料选用,乃至釉色调配,俱是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边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宋瓷可说是单色釉的天下,追求器型与釉色的极致。南宋官窑即为范例,多为素身,极少施加纹饰,主要呈现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

南宋官窑的形制,并非无中生有。南宋《坦斋笔衡》记曰:「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上文指出,南宋官窑是「袭故京遗制」,意思是北宋也是有官窑的。问题在于,北宋官窑的相关记载极少,且窑址至今并未发现。有人估计,贡御的汝窑便是北宋官窑;也有意见认为,北宋官窑并非汝窑,是另有一个官方设置的窑场。

众所周知,汝窑是以青瓷闻名天下的,而南宋官窑亦是一样。这意味着,即使北宋官窑并非汝窑,出品也是和汝窑及官窑相类的青瓷。宋室对青瓷情有独钟,是无容置疑的。

虽然「宋代五大名窑」是明朝才出现的说法,但官窑在赵宋之世已经相当有影响力,龙泉窑其时就有仿官窑出品。去年,佳士得香港为收藏大家区百龄举办专拍,当中有一件南宋龙泉青釉葵口盘,便是仿官窑的佳作。

南宋 龙泉青釉葵口盘|2024年,佳士得香港(区百龄专拍),HK$302万成交

本品最初为于迦纳爵士(Sir Harry Garner,1891-1977)收藏。这位英国人是著名的数学家兼科学家,专攻空气动力学,同时为研究中华艺术的有名学者,曾经担任东方陶瓷学会主席。

迦纳爵士与大维德爵士(Sir Pervical David,1892-1964)份属好友,世上最知名瓷器 - 元朝青花「大维德瓶」(David Vases),正是因迦纳爵士于其著作的介绍而为人熟悉。迦纳爵士亦曾捐赠不少珍器予大英博物馆,包括极为罕有的北宋汝窑盏托。

2020年,香港苏富比带来迦纳爵士其中一件旧藏 - 乾隆朝的洋彩红地锦上添花冬青玲珑夹层瓶,结果以HK$7,040万成交。

Lot 5045

明成化 青花栀子花宫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碗径:14.7 cm

来源:

Peter Boode(或卒于1972年),伦敦,购于1936年1月(50英镑)帕默伉俪(Mr & Mrs R.H.R. Palmer)收藏香港佳士得1989年1月17日,编号575徐展堂(1940-2010年)收藏徐氏艺术馆收藏,香港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编号548(此场为静观堂专场)茧山龙泉堂,东京

估价:HK$40,000,000 - 80,000,000
落槌价:HK$28,500,000
成交价:HK$35,145,000

成交亚军由一件成化青花栀子花宫碗拿下,此碗以HK$1,900万起拍,单计书面委托最高出价已达HK$2,500万。接下来一位现场买家、电话席上的仇国仕(Nicolas Chow,亚洲区主席)及李佳(Carrie Li,亚洲区中国艺术品部副主席)相继出价。

拍卖官在HK$2,850万落槌,竞价战最终由后者胜出,李佳替牌号「6677」的电话委托客户投得此碗,连佣成交价HK$3,514万(NT$1.36亿)。

从字面解释来看,宫碗应该泛指宫廷用碗。然而,这个名词其实专指成化官窑的此式青花瓷碗,湖南省博物馆称「成化宫碗向来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最精炼纯美的青花瓷器」,没有之一,可见其美学成就之高。

成化青花的最大特色,是开始以国产「平等青」料代替入口的「苏麻离青」料,发色蓝中泛灰青,衬以洁白温润的胎釉,匀净淡雅,幽隽脱俗,与永宣青花浓重明艳的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据学者考究,宫碗烧造时间大概只有十年,纹饰有十余种设计,绝大部份皆为花卉。以本品为例,内外壁以淡雅钴料绘缠枝栀子纹,枝干婉转成菱形布局,内底心饰团花纹,把成窑「胎质细腻,白釉莹润如脂,彩色柔和,笔法流利,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的特征表露无遗。

栀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香气馥郁甜美,乃中国传统香花植物。最晚自五代时期开始,栀子花就屡屡成为艺术创作主题,包括绘画、漆器、瓷器等等。

传世成化宫碗寥若晨星,仅二十余只在市场流通,故每逢拍卖必定成为焦点。若然要谈及宫碗的私人藏家,则无法绕过Peter Boode这个名字。

此君为荷兰人,1910年代踏足远东,于民国早期寻获大量珍器,至1930年代在伦敦开设古董店,惟在1949年前后便后歇业。虽然店铺经营日子不长,但就足以令Peter Boode成为二十世纪初有名的亚洲艺术商人,大英博物馆特别形容他是「西方许多成化宫碗的重要来源」。

1947年,英国勋爵Rolf Cunliffe花了475英镑,从Peter Boode手上购得三只宫碗。其中一只饰缠枝秋葵纹,于2013年在香港苏富比举槌,HK$6,500万起拍,在炽热竞投下连佣逾HK$1.41亿天价易手,由香港大腕级古董商「永宝斋」翟健民投得,当时写下明朝瓷器第二高成交纪录。

另外两只宫碗,一只于2002在伦敦邦瀚斯举槌,由「中国古董教父」Eskenazi投得,后归美国西陵基金(Xiling Group)所有。另一只则早于1980年在香港苏富比售出。

翟健民(右)于2013年以天价投得成化宫碗后,与仇国仕(左,现为苏富比亚洲区主席)合照

是次苏富比拍卖,翟健民和永宝斋少东翟凯东在预展期间鉴赏成化宫碗

至于今日成交的宫碗,来源甚为显赫,先由Peter Boode于1936年以50英镑购得,接着为帕默夫妇(Mr & Mrs R.H.R. Palmer)、「古董大亨」徐展堂、东瀛名古董商茧山龙泉堂递藏,中间亦曾两度于佳士得香港举槌。

帕默家族有份创办的「亨特利与帕默饼干」(Huntley and Palmer's),曾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饼干制造商之一,鼎盛时期总部员工超过8,000,一度为英国、法国、比利时王室的御用供应商。 2023年,佳士得香港为帕默家族举槌单一藏家专拍,斩获近HK$2,750万,不少拍品都以估价倍数售出。

顺带一提,2019年香港秋拍之时,一只萱草纹宫碗于苏富比举槌,由香港富商庄绍绥释出,连佣HK$5,670万成交。

明成化 青花萱草纹宫碗|2019年,香港苏富比,HK$5,670万成交

Lot 5027

南宋 官窑米黄釉直颈瓶

高度:22.3 cm

估价:HK$8,000,000 - 16,000,000
落槌价:HK$20,000,000
成交价:HK$24,775,000

另一件南宋官窑重器 - 米黄釉直颈瓶,连佣以HK$2,477万成交,远超HK$800万 - 1,600万估价范围,位列本场季军。此瓶由牌号「8869」的现场买家投得。

南宋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代和汉朝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宋瓷可说是单色釉的天下,追求器型与釉色的极致。南宋官窑即为范例,多为素身,极少施加纹饰,主要呈现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

本品釉色温润隽秀,珍稀难得,釉下冰裂纹,雅致蕴藉。宋朝期间,大量宋瓷传入东洋。而过去数百年来,如本品之黄釉色泽于日本备受追捧崇敬,特以「米色」称之,意指带壳稻米之金黄。

南宋官窑米色青磁直颈瓶|镰仓市常盘山文库收藏

与本品成对之瓶例,现藏镰仓市常盘山文库,器型相同,釉色非常接近,唯瓶身一方釉色稍微偏绿,由此更见米色官釉与青色官釉之直接联系。

今回举槌的直颈瓶,对上一次现身拍场,可追溯至2015年。当年此瓶在伦敦苏富比以£108.5万易手,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HK$1,300万。如今此瓶以HK$2,477万成交,换句话说成交价在11年间接近翻倍。

其他精选成交

Lot 5008

北宋 磁州窑白地剔黑彩牡丹纹梅瓶

高度:30.9 cm

Dikran Khan Kélékian(1868-1951年)收藏纽约苏富比1998年9月17日,封面及编号202茧山龙泉堂,东京

估价:HK$7,000,000 - 14,000,000
落槌价:HK$16,000,000
成交价:HK$19,895,000

Lot 5078

明永乐 剔红鸾凤纹匣

尺寸:50 x 36.5 x 42.5 cm

估价:HK$20,000,000 - 40,000,000
落槌价:HK$14,000,000
成交价:HK$17,455,000

Lot 5044

明成化 青花九秋图罐

《大明成化年製》款

高度:9.7 cm

赤星家族收藏,东京,入藏于1930年代茧山龙泉堂,东京,购于1940年代久志卓真(1898-1973年)收藏,东京,入藏于1940年代渡边三方堂,东京

估价:HK$12,000,000 - 24,000,000
落槌价:HK$10,000,000
成交价:HK$12,575,000

Lot 5089

明初 钧窑玫瑰紫釉三足葵式水仙盆奁

底刻「六」字、「建福宫」、

「竹石假山用」款

直径:21.5 cm

林新助(1869年生)收藏,京都,于东京购自一美籍古董商显赫日本家族收藏,购于上述来源壶中居,东京,购于1953年前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落槌价:HK$7,100,000
成交价:HK$9,017,000

Lot 5043

明宣德 青花暗云龙纹盘

《大明宣德年製》款

直径:20.2 cm

Lindsay F. Hay 少校(1891-1946年)收藏伦敦苏富比1946年6月25日,编号45卢芹斋Frederick M. Mayer (1974年卒)收藏伦敦佳士得1974年6月24日,编号92Spink & Son Ltd,伦敦(标签)赵从衍(1912-1999年)收藏,香港赵从衍家族基金会收藏,编号14上拍于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编号33香港苏富比1999年11月1日,编号313茧山龙泉堂,东京日本私人收藏

估价:HK$4,000,000 - 8,000,000
落槌价:HK$6,300,000
成交价:HK$8,001,000

Lot 5050

明弘治 黄地青花折枝栀子花果纹盘

《大明弘治年製》款

直径:26.8 cm

估价:HK$4,000,000 - 8,000,000
落槌价:HK$6,000,000
成交价:HK$7,620,000

Lot 5041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碗

碗径:19.4 cm

乔治‧尤莫弗普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1863-1939年)收藏,收藏编号C.94伦敦苏富比1940年5月29日,编号208艾弗瑞‧克拉克伉俪(Mr & Mrs Alfred Clark)收藏,收藏编号824赵从衍(1912-1999年)收藏,香港赵从衍家族基金会收藏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编号44茧山龙泉堂,东京

估价:HK$7,000,000 - 14,000,000
落槌价:HK$5,800,000
成交价:HK$7,366,000

Lot 5091

清雍正 柠檬黄釉菊瓣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6.3 cm

估价:HK$4,000,000 - 8,000,000
落槌价:HK$5,700,000
成交价:HK$7,239,000

Lot 5047

明正德 青花穿莲龙纹大碗

《正德年製》款

直径:21.5 cm

Bluett & Sons,伦敦,1937年里埃斯科(R.F.A. Riesco,1877-1964)收藏,收藏编号168香港佳士得2013年11月27日,编号3117茧山龙泉堂,东京

估价:HK$5,000,000 - 7,000,000
落槌价:HK$4,000,000
成交价:HK$5,080,000

Lot 5038

元 青花赶珠云龙纹高足杯

高度:11.5 cm

估价:HK$4,000,000 - 8,000,000
落槌价:HK$3,500,000
成交价:HK$4,450,000

拍 卖 总 结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专场:伊势彦信珍藏重要中国陶瓷
拍卖日期:2025/9/9
拍品数目:182
成交:181
未成交:1
成交率:99%
成交总额:HK$358,970,660

来源:值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