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家话音刚落,全场哄笑,镜头扫过老太太的脸,她只淡淡一句:“您知道我娘是谁吗?
“这玩意儿是假的吧?
”
专家话音刚落,全场哄笑,镜头扫过老太太的脸,她只淡淡一句:“您知道我娘是谁吗?
”——弹幕瞬间刷屏:这老太太要开大。
凤钗确实亮得过分,宝石像刚拆封,金面连指纹都没有,怎么看都像义乌批发的“清宫同款”。
可刘贞莲不急,她先报了个名字:文绣。
观众席“嗡”地一声,有人小声问,文绣是谁?
懂历史的直接倒吸凉气——溥仪的皇妃,史上第一个把皇帝告上法庭要求离婚的女人。
故事接着往下掉。
文绣离宫没哭没闹,揣着几件贴身首饰直奔天津,后来嫁给北伐将领刘振东。
凤钗就是嫁妆之一。
文绣临终前把钗子塞给老刘:“替我守着,别让宫里那点事断了根。
”老刘临终又把钗子塞给闺女刘贞莲:“别卖,留着当传家。
”
专家听完,把凤钗翻了个底朝天,在内壁找到五个小字:内务府敕造。
镜头拉近,刻痕细如发丝,老金器特有的“软塌塌”质感,现代机器根本仿不出。
结论一出,刚才喊假的专家耳根通红,观众鼓掌像过年。
有人起哄问值多少钱,老太太摆手:“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
我娘用它离的婚,我爹用它娶的媳妇,我拿着它过日子,卖它等于把家给卖了。
”
节目播出当晚,“文绣凤钗”冲上热搜。
网友扒出旧报纸,发现文绣离婚后真去小学教书,月薪二十块,学生喊她“文老师”,她笑着答“诶”。
再往下挖,更离谱:文绣上课用的粉笔盒,是溥仪当年赏的景泰蓝小罐,她拿来装粉笔头。
网友感慨:最硬的骨气,是把御赐物当文具。
刘贞莲的邻居爆料,老太太平时把凤钗锁在饼干盒里,盒外贴着纸条“别动,动了长蛀牙”,笑死人。
节目尾声,主持人问:“如果以后……”老太太直接打断:“没有如果,它只会在我家抽屉里躺着,哪天我孙女出嫁,给她压箱底,告诉她:你曾祖母拿它离过皇帝,你爷爷拿它娶媳妇,现在轮到你自己去闯。
”
弹幕飘过一句话:原来传家宝不是价钱,是那股“老娘说了算”的劲儿。
来源:出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