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一篇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老年痴呆的概率能被“我乐意”三个字直接摁下去七成。
七十岁不是尽头,是才刚开席。
昨晚刷到一篇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老年痴呆的概率能被“我乐意”三个字直接摁下去七成。
当场脑子里冒出一个问题:真有人靠打太极把人生重开二周目?
我把这篇报告连同身边三个老哥的活样本翻了个底朝天,答案挺炸。
先说老王,七十三,去年体检单写着“轻度萎缩”,医生刚把话说完,他扭头就去公园拜师学太极。
一套八段锦,早晚各打四十分钟。
三个月后,他能在单杠上悠十个,血压跟小伙一样稳。
更神的是记忆,他孙女背不下来的唐诗,他三天全背熟。
医生后来补一句:血流起来了,海马体也跟着灌咖啡,脑子就不掉线。
老李在另一边,完全相反的路子。
老伴走后他闷屋里两年,刷手机看谁都像仇人。
去年社工推他去老年大学,第一堂课是正念冥想。
他嫌慢,坐两分钟就跑厕所。
死拖活拽撑到第七节课,突然会笑了,回家给邻居道歉,说自己那两年像个漏气的高压锅。
现在每天早起先盘腿十分钟,脑子里回放的全是老伴在厨房唱歌的片段。
悲伤还在,但不再堵得慌。
老张的剧本像爱情片翻版。
儿子在深圳搬砖,媳妇带孙子,老张一个人住老破小。
去年社区搞“时间银行”,他报名接送邻居小学生,一小时换一积分,攒够积分能换免费摄影课。
老头乐疯了,把三十年的胶片机翻出来,每天放学路上摁一张。
拍满两个闪存卡,办了小型影展。
开幕那天孙子从深圳飞回来给他剪彩,老张红眼说:原来我七十也能当孩子镜头里的英雄。
我妈今年刚好七十,以前最怕的事是微信语音。
我们给她换触屏机,她摔了两回,说要按键机才稳。
后来我把老年大学的直播课摆到她面前,老师手速慢,字也大,她跟着学了三天学会扫二维码。
现在她自己挂专家号,抢菜秒杀比我还快。
有天夜里十二点给我发视频,举着刚做好的芒果班戟显摆:看,我跟小红书学的,明早带给舞伴尝味。
那个瞬间我明白,她不只是学会了点屏幕,是重新握住方向盘。
再说钱。
隔壁老刘家退休金六千,儿女每月再打一千,听起来不错,可他还是夜夜失眠,怕ICU一天烧光棺材本。
上个月社区来了银行志愿者,手把手教他手机买国债逆回购。
老刘第一次赚了三块七毛六,笑得像个刚捡到红包的小孩。
他跟我说:不是差那几块钱,是有人告诉我,我七十岁还能当自己的财务总监。
有人担心人老了说话没人听。
我舅公就是最好的反例。
春节家庭聚会,小辈吐槽工作卷,他一杯黄酒下肚,慢悠悠一句:卷是因为你们没试过饿肚子种地。
全场安静,然后开始鼓掌。
他那句话我听出三层意思:我有资格说,我不怕得罪,我说的你们还得琢磨。
七十岁的嗓子,只要里边装的是真货,分贝自动翻倍。
写到这儿我发现,所谓人生新高度没有公式,就是:身体别停机,情绪不卡壳,手里有事做,身边有人疼,钱包不空心,边界没烂尾,屏幕不陌生,回忆能翻篇,言语有份量。
把这几项串起来,七十岁自然开挂。
老王现在每天五点起床,先打太极,再去菜市场帮老伴砍价;老李在小区微信群发冥想打卡,照片里笑出一脸褶子;老张的摄影班新来了三个老太太,都想当他模特;我妈的芒果班戟已经开到第七次私厨局;老刘用赚到的利息请银行小姑娘喝奶茶。
他们没觉得自己在逆风翻盘,只觉得日子太好玩,停不下来。
七十岁真没什么高不可攀,只要肯抬脚。
来源:小王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