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柔的流量密码:年轻人主动为它造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18:48 1

摘要:最近,我被公司楼下的一家饭店给圈粉了。不是因为饭有多好吃,而是因为他们桌上的纸巾竟然是洁柔!店老板连纸巾这种消耗量巨大的东西,都能用“纸中茅子”,食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洁柔靠玩梗,就能玩上热门!

最近,我被公司楼下的一家饭店给圈粉了。不是因为饭有多好吃,而是因为他们桌上的纸巾竟然是洁柔!店老板连纸巾这种消耗量巨大的东西,都能用“纸中茅子”,食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想把这件事po到网上安利给大家时,发现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前阵子,博主@古怪先生发布了一条“遇到新手老板”的视频。这家烧烤店老板,用的就是洁柔黑face纸巾。视频成爆款后,话题#遇到新手老板了 也登上抖音热榜,到如今已经有300多万的点赞!大家都在评论区跟着博主惊讶。

用一句话总结:洁柔仅靠一张livephoto,就拿下了泼天流量。是让本广告人非常羡慕嫉妒哭的营销了!而顺着#遇到新手老板了 这个话题,我发现洁柔还非常快速地承接了这波流量,又用低成本完成了一次出圈的年轻化营销。我来给大家盘点一下。

洁柔「新手老板」打造了营销连续剧

当#遇到新手老板了 冲上热搜后,我看到洁柔迅速反应,通过三步策略完成高效热点营销。

第一步,洁柔把评论区当高奢秀场,坐实了洁柔“纸中茅子”的身份。打开新手老板的视频评论区,最高赞的就是这条课代表评论:

这条评论瞬间点燃网友创作欲,网友纷纷说出自己和洁柔相关的有趣经历。

比如同样是新手老板,摆摊用洁柔,

第一天被偷了八包,怒亏几十块:

有网友出去吃饭,

看到洁柔光往自己口袋里跑:

“勇敢者”真拿走洁柔后,

还被老板调监控了:

咋就第一次摆摊了?

用洁柔?那还真是第一次摆摊。

连批发的餐巾纸都要被顺,

更别说洁柔了:

这些万赞玩梗的评论,成了洁柔的品牌价值放大器,让全网都了解到“洁柔是纸中茅子”的说法。尤其年轻用户的疯狂参与,直接让评论区成大型安利现场。最高一条评论点赞36万+,网友一边吃瓜一边种草。又给洁柔省下一大笔广告费!

第二步:洁柔矩阵号全军出击,在各个评论区疯狂营业。不仅洁柔霸总化身社牛,主动回复高赞评论,洁柔的各个官号也都强势占据评论区前排。

在新手老板的评论区,洁柔霸总祝老板生意兴隆。我觉得只要洁柔不偷偷往大家口袋跑,用洁柔的老板生意肯定都兴隆。

洁柔旗舰店在其他号下面求捞:

催大家来洁柔直播间补货。

哈哈哈哈,很好的场景转化了:

洁柔用一套“高频互动+卖点渗透+用户共创”的组合技,把营销梗变成了品牌长期资产。

第三步:洁柔把热点焊死,令搜索量与转化起飞!洁柔通过与博主@古怪先生的合作,在原视频标题和评论区强绑定上了#洁柔抽纸的小蓝词,以极低的成本为洁柔话题增加搜索量和热度,继续加深品牌与爆款内容的挂钩。为大家从看见到购买洁柔,开辟了一键直达通道。

在洁柔对#遇到新手老板了 话题的持续助推下,很多网友也都开始自发寻找身边那些用洁柔纸巾的店。洁柔轻松以0成本,获得了4条爆款视频。我这就去发,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第五条。

另外,我发现洁柔营销团队还抓住开学季,直接复制新手老板“刚需绑定+轻量化创意”的爆款营销逻辑,结合开学季场景推出#在学校存活率最低的物品,把热点玩成了连续剧。

我们先来看刚需绑定。对于学生党来说,班里的纸巾就如同空瓶子对某些大爷大妈们一样的吸引力,从网友评论中就可以感受到。

大学生能用生活费买洁柔的,

都是狠人:

敢把洁柔光明正大放桌上的,

不敢想象家里啥条件:

被人盯着洁柔问有没有纸巾。

笑死,这场景也太司马昭了:

在轻量化创意方面,洁柔号召大家随手拍学校中的用纸场景,没有特技没有duang,主打一个超级真实。

洁柔利用这条营销逻辑,在抖音连爆100万赞、50万赞的视频。不只在学校,办公桌上的洁柔何尝不是呢?我又发现一个idea,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赶上。

今年更早些,洁柔还借现象级网红@肥娟小吃的流量,同样完成了低成本高曝光的年轻化营销。当时肥娟小吃店意外走红,其直播间成了品牌们的团建阵地。洁柔作为6G冲浪选手,不仅及时跟进热点,强势霸屏了肥娟小吃直播间的广告位,还利用产品场景优势,跑到肥娟店内给小学生们送纸,让他们不再用袖子擦嘴。这真是在培养种子用户了。

而洁柔类似的年轻营销案例,还有非常多。比如洁柔的霸总短剧、在哈尔滨让185帅哥发纸巾等等。

洁柔的“懒人营销法”,

把年轻人变成品牌自来水

通过以上的营销案例,我发现洁柔用低成本撬动高曝光的流量密码,就是“懒人营销法”。这种“懒人营销法”并非字面意义的偷懒,而是通过轻量化操作、用户共创和精细化运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其核心可总结为:少花钱、多互动、让用户当主角。

第一,洁柔懒人营销的核心逻辑:少干预,多激发选对话题比造梗更重要,洁柔的“懒”就体现在对热点的极致筛选上。从“新手老板用纸豪气”到“学生党纸巾消失案”,这些话题均围绕大家最日常的生活场景,且都是日常痛点,天然具备传播基因。而在内容上,洁柔不拍大片,不做特效,只用手机直拍真实场景这样轻量化的内容,让产品自然露出,极大降低了用户心理防线。

第二,洁柔的“懒”本质是“借力打力”,把品牌话筒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当自来水。洁柔1不卷创意:以用户真实生活场景代替精修广告,降低内容生产成本;2不烧预算:用评论区互动替代硬广投放;3不教用户:用玩梗文化取代品牌说教,让年轻人自己定义产品价值。这背后,是洁柔对年轻文化的深度洞察:年轻人反感“爹味营销”,却愿意为“会接梗、敢自黑”的品牌买单。洁柔证明:营销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觉得自己没被营销到,反而自愿为品牌发声。

第三,洁柔背后是精细化运营洁柔在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品牌人设。比如在抖音,洁柔用梗文化+爆款视频,产出了17条十万赞内容;在小红书,洁柔的精致种草与霸总人设,写出了121篇万赞笔记,有11个销量破万单品;在B站,鬼畜风满满的视频,每支在发酵后,都有10万+的播放。这种“精分”的运营模式,在品牌界也是非常罕见。

另外,洁柔还年轻人自己品牌的野生产品策划”。有人说微笑开口包装不好撕,洁柔修改成直线开口。有人觉得手帕纸5层太厚,洁柔改成4层。7次大规模产品优化,都来自用户反馈,3486篇种草笔记都是用粉丝主动产出。洁柔真正在“用年轻人的需求来定义产品”。

在我看来,洁柔的年轻化营销也给品牌带来了一些启示。品牌年轻化,不是一味地选用流量明星,拍偶像剧质感的广告,还可以把自己变成年轻人网上冲浪的“段子素材”。因为能被写进段子里的品牌,往往更能赢得年轻人青睐。

往期精选案例:

现在返点太离谱了,不给返点直接骂人。。

广告人能犯多大错?几十万份的物料,印成了友商的二维码。。。

甲方白嫖创意,乙方报案获58万赔偿?

10年前的广告行业有多少赚钱?4A不接百万以下的活儿……

雷军的营销真神,竟让人觉得53万的小米su7 ultra好便宜...

广告圈工龄十年,

拆解最有趣的营销案例。

来源:姜茶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