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难咋解决?部委答复投入再加大,老农说了3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14:22 1

摘要:钱砸了不少,196亿砸进去,45%的污水治理率听着挺高,可剩下那55%的村子依旧“靠天蒸发”。

“污水沟就在家门口,夏天一开门就是味儿。

”——这不是段子,是河北邢台某村老赵每天的真实开场白。

钱砸了不少,196亿砸进去,45%的污水治理率听着挺高,可剩下那55%的村子依旧“靠天蒸发”。

更扎心的是,隔壁镇刚铺好的管网,半年不到就堵成了“化粪池”,一查,施工队把管子埋得比菜地还浅,雨水一冲全翻上来。

农民最关心的不是“上头又批了多少钱”,而是“钱到底花在哪”。

有人算了笔账:一条不到两公里的主管网,报价120万,材料清单里却出现“进口不锈钢井盖”——村里连小轿车都少见,要那么高级给谁看?

钱没进沟,先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再说垃圾。90%的行政村“收运处理”听起来像全覆盖,可收是收了,运去哪?

贵州某县村民亲眼看垃圾车把整桶整桶的湿垃圾倒进山洼,风一刮塑料袋满山飞。

镇里回复:“转运站还没建好,先临时堆放。

”临时了三年,苍蝇比鸡都肥。

文件写得漂亮,落到村一级却像“高空抛物”。

有驻村干部吐槽:县里开会三小时,回去传达三分钟,“照做就行”。

怎么做?

没人教。

村民想参与,连图纸都看不懂,最后变成“干部干、群众看”,设施坏了先骂干部,干部一肚子委屈:预算里压根没留维修钱。

问题卡在哪?

缺的不是口号,是“有人兜底”的细节。

云南马关县摸索了个土办法:把污水管网和果园灌溉并轨,处理后的水直接浇香蕉,农民看得见好处,主动当起“守井人”。

垃圾那边,广西富川把可回收物折算成积分,能在村口小卖部换盐换酱油,老太太都抢着捡瓶子。

监管也得换个玩法。

别只盯着PPT,多搞“突袭直播”。

山东寿光试点“工地直播”,摄像头对着施工现场,村民扫码就能看,评论区一刷屏,施工方连夜返工。

农业部这次也松了口,下一步会联合纪检、审计搞“飞行检查”,谁挪用谁上黑榜,五年不许接项目。

说到底,农村人居环境不是“给农民一个惊喜”,而是“让农民自己点单”。

政府搭台,村民唱戏,社会赞助道具,戏才能长久。

老赵最近听说隔壁村要搞“污水共治”试点,他第一个报名:“别给我讲大道理,我就想知道,明年夏天能不能开门不捂鼻子。

来源:农村小毛打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