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97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人曾一度被心血管疾病“控制了命运”。冠心病、中风、高血压几乎成了中老年人的“标配”,每年带走数百万条生命。
但谁能想到,仅仅几十年时间,美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竟然下降了整整50%。
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但背后的转变更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美国人能做到?我们能不能借鉴?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心脏病专家詹姆斯·穆勒博士在接受《美国医学会杂志》采访时坦言:“其实没什么神秘的,美国只是把4件事做对了。”
而这4件事,恰恰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日常小事。
穆勒博士说:“美国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一次饮食革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超市里到处是高盐、高脂、高糖的加工食品。那时的美国人,三明治里夹的是厚厚的腌肉,饮料一喝就是一升起步。结果就是——心梗、中风、肥胖、糖尿病,一起找上门。
可后来不同了。
1980年,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份《膳食指南》,明确提出: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精制糖的摄入,增加蔬果、全谷、坚果和植物油。这份指南不仅影响了医生的处方,也改变了普通人的餐盘。
几十年下来,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减少了78%,胆固醇摄入量下降了近30%。超市货架上的食品标签也开始标注“低盐”“低脂”“零反式脂肪”。
而我国呢?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居民平均盐摄入量仍高达9.3克/天,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克标准。
管住嘴,并不容易,但它却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心脏“护身符”。
美国人早就不再把“运动”当做专业运动员的事,而是当成一项全民日常习惯。
1985年,美国卫生总署首次发布《全民健身指导计划》,提出“每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学校体育课增加了,社区健身器材更多了,就连上班族也开始流行“午休快走”。
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中,每周坚持运动的人比例从1990年的23%,上升到了如今的53%以上。
而运动的好处,早已被写进《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0%—30%。
但我们很多人还在找借口:“太忙了”“没时间”“等我有空再说”。可心脏病不会等你有空,它随时可能“找上门”。
哪怕只是每天多走几站路、爬几层楼梯,心脏都会感谢你。
1980年时,美国成年男性吸烟率接近四成,现在呢?不到15%。
这一切的改变,靠的不是“劝”字,而是一整套国家级控烟战略。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开始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包装上必须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烟草广告全面禁播,还对烟草征收高额税收。
结果就是——吸烟的人越来越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直线下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江建军教授指出:长期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而戒烟5年后,这个风险会大幅下降。
但在我国,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年)》显示,每3位成年男性中就有1人吸烟,二手烟暴露率高达68.1%。而真正能成功戒烟的人,不足1成。
要想心脏好,先把烟戒了。不是为了别人,就是为了自己活得久一点。
美国心血管病的“半壁江山”,是被他们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管理体系守下来的。
在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免费的健康筛查站,很多人40岁之后,每年都做一次全面体检。国家医疗保险还规定:一旦确诊“三高”必须纳入长期管理和随访体系。
而我们这边,很多人把高血压当“老年病”,觉得“没症状就不用管”,甚至擅自停药。
心血管病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往往是10年高血压+5年血脂异常+3年血糖失控堆积出来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陈林表示:控制好“三高”,可以减少70%以上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脑梗、心衰等。
所以,定期体检不是形式主义,是你给未来的自己上保险。
美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下降,并不是靠某种神药,也不是靠某个天才医生,而是靠全民一点点“做对”。
吃得健康、动得科学、不抽烟、管好“三高”,这四件事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坚持下来,能救命。
我们不缺治疗手段,缺的是“防病”的意识。心脏病不是“突然”来的,它早就在你咸得发泡的饭桌上、懒得动弹的沙发上、每天抽的那支烟里、被忽视的血压计上“打了预告”。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4.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公开报告
5.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24年相关研究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佳佳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