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石门司法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安置帮教政策,以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为导向,创新构建“制度规范化、帮扶精准化、联动社会化”的“三化”工作体系,推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监管“零脱管”、帮扶“有
2025年,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石门司法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安置帮教政策,以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为导向,创新构建“制度规范化、帮扶精准化、联动社会化”的“三化”工作体系,推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监管“零脱管”、帮扶“有温度”、融合“有深度”。
创新机制 构建规范化监管体系
监管流程标准化,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难题,制定《石门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工作制度》,配套制定《外出情况处置流程图》《处理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工作细则》《责令返回执行地通知书(模板)》,形成“流程可视化、审批规范化、评估动态化”的闭环管理模式。
监管部门专业化,针对在册知识产权犯罪社区矫正对象占比47.31%的情况,石门司法所与石门市场监督管理所达成共识,结合“3·15”“12·4”等时间节点,面向辖内社矫对象、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宣传市场监管和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化解市场主体矛盾纠纷,通过“法治教育+合规指导”双轨并行,定期指导企业合规经营。
精准施策 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
精准帮扶施良策,石门司法所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协助个别有困难的“两类人员”,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对每名“两类人员”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实施分类管理。
对于风险较高的对象,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增加汇报频率、加强走访力度;对于风险较低表现良好的对象,根据规定减少汇报联系频率,精简管理服务内容。
针对单亲母亲、重病人员等群体开展特殊帮扶,如帮助欧阳某某通过母婴护理技能培训,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就业培训搭新桥,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其顺利融入社会,石门街组建就业驿站劳动者服务群,定期发布就业招聘相关信息。
石门司法所特邀资深电商培训导师为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培训”专题活动,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矫正对象送上“数字技能赋能”新课堂。
2025年共计组织技能培训3期,帮助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再就业,取得良好效果。
文化引领 培育社会化共治生态
打造“文化矫治”品牌,依托辖内“贪泉廉洁文化”“龙舟竞渡精神”等地域特色,石门司法所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携手辖内村居及经济联社,精心打造了4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社区矫正教育基地。
自2025年以来,石门司法所创新教育矫治模式,已成功举办“非遗传承”“公益服务”等主题活动8场次。其中,既有为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而特别策划的太极培训,让社矫对象在刚柔并济中领悟平衡之道;也有寓教于乐的园艺培训,使他们在修枝剪叶间涵养平和心境。
石门司法所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矫促治、以治铸魂”的良好效果。
凝聚“多元治理”合力
① 与广州市松洲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度协作,创新打造“强戒所+司法所”协同共治机制,通过组织“两类人员”来所参与“高墙体验日”等系列活动,沉浸式教育社矫对象深刻认识违法犯罪后果,增强警示震慑效果。
② 组建石门街关爱特殊人群心理咨询室,签订《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协议》,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加入“两类人员”帮扶监管工作,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辅导,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克服心理障碍。
③ 与石门街“云益善坊”慈善运营管家——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司法 + 机构 + 慈善公益”合作机制,为“两类人员”提供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多方面支持,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一步,石门司法所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模式,深化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两类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社会和谐稳定得到有力保障。
来源:广州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