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把黄磊、邓超、罗晋、欧阳娜娜全拉进“江西籍”群聊,立马有人甩出生源地截图:“黄磊南京人,邓超南昌出生但户口早迁北京,别硬蹭。
“江西到底出了多少明星?
”刷短视频时,这句弹幕蹦出来,底下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把黄磊、邓超、罗晋、欧阳娜娜全拉进“江西籍”群聊,立马有人甩出生源地截图:“黄磊南京人,邓超南昌出生但户口早迁北京,别硬蹭。
”吵到最后,大家发现:比户口本更硬的,是明星本人愿不愿意把江西挂在嘴边。
南昌街头的拌粉店,墙上贴着邓超嗦粉的照片,配文“南昌伢子回家必吃”。
老板笑呵呵:“他真来过,还打包十份带走。
”照片没修图,邓超油头汗脸,跟普通人一样排队。
这种“被看见”的瞬间,比官方宣传片更有说服力。
罗晋更直接,在《幸福到万家》里飙赣南客家话,网友惊呆:“罗晋居然会说土话!
”剧组透露,是他坚持加的台词,“想让全国听见江西的声音”。
吉安文旅局的会议室里,欧阳娜娜的VCR循环播放。
她穿着客家蓝布衫,在青原山弹大提琴,背景是油菜花田。
视频结尾,她用软软糯糯的吉安话说:“崽哩子,回家看看。
”这句方言,让本地00后破防:“原来我嫌弃的土话,能这么好听。
”更实在的是,她把音乐会门票收入全捐给了县里小学,建了间音乐教室,门口刻着“琴声里的故乡”。
最魔幻的是陈创。
演《福贵》出名的他,回宜春拍短视频,蹲在祠堂门口编竹篾,旁边三叔公叼着烟教网友分辨“赣西竹编”和“闽北竹编”的区别。
评论区一群外省人问链接,他甩出村委会电商号:“别买我的,买老乡的,他们编了四十年。
”三天卖出两千个竹篮,快递车直接堵到村口。
有人较真:黄磊祖籍南通,从没说过自己是江西人。
但他在《向往的生活》里,用南昌话点菜“藜蒿炒腊肉”,被本地人截屏做成表情包:“非江西人认证南昌味。
”这种“非籍贯认同”反而成了新梗——“不出生在江西,但胃认江西”。
最老牌的“江西代言人”其实是欧阳修。
九江学院的学生说,每次背《醉翁亭记》都恍惚:“这老头明明写滁州,落款非写‘庐陵欧阳修’。
”庐陵文化研究会的人摊手:“他爷爷那辈就迁江西了,按现在算,属于‘高考移民’。
”但没人计较,吉安永丰的欧阳修纪念馆,门票印着“北宋吉安人”,讲解员会直接告诉你:“他夸的‘环滁皆山’,原型是我们青原山。
”
江西文旅厅的干部私下吐槽:“以前请明星代言,开口就是‘红色摇篮’,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现在学精了,让明星自己“带货”。
邓超回南昌拍《中国乒乓》,剧组把取景地定在南昌老体育馆,拍完场馆直接改成打卡点,门票从20涨到60,本地人边骂边买票:“想看看邓超打烂的那张球桌。
”
数据更直观。2023年江西旅游收入突破万亿,其中“明星同款”路线贡献15%。
赣州文旅局统计,罗晋拍《埃博拉前线》时住的民宿,现在预约排到三个月后。
老板偷偷把罗晋住过的床单锁进柜子:“怕粉丝偷走。
”
说到底,户口本上的“籍贯”只是起点。
欧阳娜娜在台北街头说“我想吃吉安炒粉”时,江西才真正长在她身上。
就像网友总结的:“你可以生在罗马,但心里得有片井冈山。
”
来源:小永看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