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三三制”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落细落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4:09 2

摘要:建“强”组织,压实“责任网”。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工作重要内容,建立由19家单位为成员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坚持打防并举,实施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高效有力,群防群控、融合共治的“一盘棋”格局。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积极探索“三三制”工作法,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营造清朗社会文化环境。

织密“三”张网,增强工作“聚合力”

建“强”组织,压实“责任网”。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工作重要内容,建立由19家单位为成员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坚持打防并举,实施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高效有力,群防群控、融合共治的“一盘棋”格局。

配“齐”队伍,组建“共治网”。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以镇(街道)、村(社区)为网格,组建60余人的“扫黄打非”网格员队伍,负责宣传教育、日常巡查工作。发动村(社区)“五老”人员、热心群众和志愿者等担任义务巡查员,形成专群结合、群策群力、多点联动的治理合力。

用“活”阵地,筑牢“基础网”。建立53个基层联络点、39个“护苗”工作站,建成杜集城市书房、刘庄社区文化长廊等,持续健全网格管理阵地,组织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教育宣传、互动交流活动70余次,推动基层交流合作。

下好“三”步棋,增强工作“战斗力”

下好日常监管“先手棋”。坚持抓早抓小,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部门,合力做好文化市场监管。

下好网络空间“关键棋”。扎实开展“净网”专项行动,排查网站帐号1200余个,打击处理涉网络谣言。持续加强对全区现有登记在册且正常运行的网站、新媒体平台账号、重点自媒体账号的监督管理,推动网络空间持续清朗。

下好护苗成长“长远棋”。将“护苗”融入“15分钟阅读圈”建设,设立“护苗”专柜,配置少儿出版物不少于总藏书量的20%,增加“绿书签”宣传元素。利用“五老”宣讲、“七彩公益课堂”等载体,通过知识宣讲、案例讲解、书签制作、观看宣传片、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绿书签行动”宣传140余场次、“护苗”主题讲座70余场次,发放宣传海报、书签、扇子等宣传品2500余份,“护苗”氛围日趋浓厚。

抓好“三”个融入,增强工作“影响力”

“融”入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板、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乡村广播等载体,重点宣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内容,提升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用好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刊发“扫黄打非”法规政策、工作进展、活动宣传等信息200余条(次)。

“融”入文明实践。将“扫黄打非”内容纳入志愿服务等,鼓励群众日常参与支持“扫黄打非”工作,倡导村(社区)将抵制“黄”“非”等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为文明新风增添群众力量。

“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全民阅读、“护苗”读书、“绿书签行动”等活动120余场次。在送戏进万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单2600余份,播放“扫黄打非”微视频600余条(次),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互融共促。

来源:扫黄打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