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晓龙把《红楼梦》的林黛玉摆上热搜,等于把一块肥肉扔进流量池,谁都想咬一口。
郑晓龙把《红楼梦》的林黛玉摆上热搜,等于把一块肥肉扔进流量池,谁都想咬一口。
六位女星名单一出,粉丝立刻打投,资本立刻报价,平台立刻排期,剧组立刻招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唯独忘了问曹雪芹同不同意。
陈都灵被推到最前排,理由是“书卷气”。
细看她的戏路,从心机校花到复仇女神,眼神里全是算计,和黛玉那种“我知世人皆负我,我却仍怜世人”的底色隔着一条长江。
团队敢推她,赌的是她古装脸能扛收视,赌的是观众只看脸不读原著。
周也、宋祖儿紧随其后。
周也的冷脸适合拍硬照,一开口就是现代小妞味;宋祖儿一张娃娃脸,演吃货少女满分,演葬花黛玉就像小孩穿大人衣服。
她们被塞进候选,是因为平台需要95后流量,广告商需要青春标签,没人关心她们读没读过《红楼梦》前十回。
杨紫、周冬雨、赵丽颖被拉进来更像烟雾弹。
杨紫擅长都市哭戏,周冬雨的灵是市井灵,赵丽颖的倔是农村倔,三个人加起来凑不出黛玉的“风露清愁”。
名单里出现她们,是为了让真正的候选显得合理,这叫“陪太子读书”,也叫“抬轿子”。
孙俪、蒋欣争演王熙凤的传闻更妙。
孙俪在《甄嬛传》里演过升级版的凤姐,蒋欣把华妃的跋扈演成了国民记忆。
片方放出风声,是想用“娘娘回宫”的噱头压住黛玉选角争议,顺带测试观众对“中年版凤姐”的接受度。
算盘打得响,却忘了王熙凤也是十七岁的青春当家,不是四十岁的职场女霸总。
87版林黛玉21岁,周迅33岁演少女也能封神,年龄从来不是死线,死线是没有演技。
陈晓旭当年被质疑不够美,她用三个月抄原著,用眼神演出“孤标傲世偕谁隐”。
今天的候选人有谁肯花三个月不拍短视频、不接商务、不跑红毯,只读一本《红楼梦》?
流潋紫当编剧是最大雷点。
《如懿传》把宫斗写成职场内卷,台词现代得像微信聊天。
让她碰《红楼梦》,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能掏出手机发语音:“姐妹们,这地方水太深。”资本喜欢她,是因为她能把所有故事改成爽文,观众骂她,是因为她把经典改成快消品。
郑晓龙当年拍《甄嬛传》,选孙俪是因为她能把台词读出古文节奏,选蒋欣是因为她能把华妃演得可恨又可怜。
现在他面对的不再是演员试镜,而是平台数据、品牌植入、粉丝打榜。
他想要的艺术,和资本想要的流量,在会议室里已经打起来了。
87版成功,靠王扶林导演一句话:“不读三遍原著,别来试镜。”今天剧组敢不敢把这句话贴在门口?
不敢,因为门口等着带货主播和站姐。
观众要的不是第二个陈晓旭,而是一个肯为黛玉掉三层皮的演员。
名单上的六位,谁愿意素颜穿麻衣去拍一场葬花戏?
谁肯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的台词练半年昆曲?
答案写在她们下一部戏的通告单上。
黛玉不是流量符号,她是曹雪芹用血写出来的镜子,照见人性的脆弱与高贵。
把镜子换成美颜滤镜,照出来的只能是网红。
结尾:如果最后黛玉由票数最高的那位出演,你还愿意看吗?
来源:小勇坎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