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大女人”,既“割韭菜”又偷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2:45 1

摘要:经查,网络主播乐传曲(网名:曲曲大女人)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以及将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等手段偷逃税款。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对其依法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

4月1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税务部门曝光5起案件,其中上海市税务部门查处的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引发关注。

经查,网络主播乐传曲(网名:曲曲大女人)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以及将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等手段偷逃税款。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对其依法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

在直播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主播通过内容输出实现流量变现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如果以扭曲的价值观为镰刀、以违法措施为手段,那么收割的不仅是“韭菜”,更是社会公序良俗与法律底线。“曲曲大女人”的行径,正是此类乱象的典型代表。

此前,曲曲大女人的核心商业模式是“贩卖情感焦虑”。她以“情感导师”自居,通过直播连麦、短视频切片等方式,向女性群体灌输“借力男性资源实现阶层跃升”等价值观,例如宣称“撒娇换来千万房产”“教你找金主”等。这种将两性关系物化为资源交换的言论,不仅背离男女平等的基本精神,更将婚恋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利益博弈。

在此基础上,她打造了多层次的高价课程体系:最低档的《金贵的关系》售价3580元,号称“打通人脉与财富通道”;而私域社群“闺蜜联盟”的入群费则从12.98万元飙升至19.98万元,仅四个社群的会员费收入便十分惊人。这些课程与社群服务,本质上是通过放大女性的婚恋焦虑,诱导其付费购买“情感操控术”,将粉丝转化为被收割的“韭菜”。

如果说“割韭菜”仅仅是商业道德的沦丧,那么偷税行为则直接踩踏了法律红线。

税务部门调查显示,乐传曲通过两种主要手段逃税:一是隐匿个人收入:她将线上课程、直播打赏等收入直接转入个人银行账户,近两年仅申报60余万元,而实际收入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二是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通过亲属或助理控制的空壳个体工商户,以“科技中心”名义虚开发票逾千万元,将劳务报酬伪装为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从而降低税负。

值得警惕的是,其资金流转路径设计十分复杂:通过多个空壳公司层层转账,最终资金回流至个人账户用于消费。这种“平台引流+私域运营+层层转账”的模式,隐蔽性极强,一度逃脱了税务稽查部门的视线,直至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才揭穿其重重伪装。

“曲曲大女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双重的:

中国妇女报曾点名批评其“宣扬不良恋爱观”,将女性物化为依附男性的工具,加剧性别对立与婚恋市场的畸形生态。种种“毒鸡汤”对缺乏判断力的年轻女性尤其具有误导性。然而,即便账号遭全网封禁,其商业活动仍未停止,又通过转战私域平台,以链接邀请制继续运营,这也反映出相关领域违规成本与监管追责之间的落差

而其偷税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更破坏市场公平。税务部门对其依法追缴税款并罚款共计758万元,正是对这种高收入群体千方百计逃避税收义务的精准打击。

曲曲大女人的案例带来三个方面的启示:

对平台方而言,需强化内容审核,特别是对于“情感咨询”类账号,应当对其的资质与内容应严格审查,避免相关人士以“知识付费”之名,行“价值观洗脑”之实。

对税务部门而言,税务稽查需借助大数据,穿透各种复杂交易结构。针对新型私域经济中“资金层层回流”“转换收入性质”等逃税手段,更需要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穿透式监管。

对社会公众而言,需要提升价值判断力,粉丝群体特别要警惕各类“成功学”背后的利益陷阱,认清“情感导师”的话术本质。

曲曲大女人的跌落,是流量经济野蛮生长时代的一记警钟。当“收割”与“逃税”成为部分主播的生存法则时,唯有法律利剑与公众觉醒的双重合力,才能遏制此类乱象的蔓延。正如中国妇女报所言:要“明辨是非,看清‘为你好’背后的生意”。

来源:星空区块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