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态度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这些地区优先开展建设!专家解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2:36 1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办、国办日前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办、国办日前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可不局限于永久基本农田。

这些地区有何特点?在这些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把握哪些优先级?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

刘长全表示,这些地区生产潜力更足,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产能增长,而且土地相对平整连片,效率的提升空间相对更大。他认为,在粮食产量高的地区,应以效率提升为落脚点,重点加强田块整治、完善灌排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机械作业效率,增强灾害应对能力和稳产增产能力,同时应加强保护利用,加强农田后续的培肥和质量监测,防止地力下降。而在增产潜力大的地区,要着力破解短板约束,着重田块平整、田间道路完善,改善现代化耕作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资金投入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刘长全建议,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资金测算分配,细化补助标准,统筹考虑粮食产量、地方财政状况、经营管护成效等,施以差别化的补助,提高精准性。还可探索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引导相关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承包、经营高标准农田。在管护方面,要调动不同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实现管护的专业化。对于田间地头日常使用率高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通过自主投工投资、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日常运营管护。

来源:农民芳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