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智慧农机驰沃土 制种玉米喜丰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4:46 1

摘要:金风拂穗,硕果盈枝。9月8日,全省制种玉米收获机熟化样机投放及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在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举行,18台自走式制种玉米收获机在甘州区普家庄村千亩玉米制种基地集中“亮相”,现场演示了低损摘穗、减损输送、强力排杂与快速清种等关键作业环节,全面展现智慧农机“提

金风拂穗,硕果盈枝。9月8日,全省制种玉米收获机熟化样机投放及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在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举行,18台自走式制种玉米收获机在甘州区普家庄村千亩玉米制种基地集中“亮相”,现场演示了低损摘穗、减损输送、强力排杂与快速清种等关键作业环节,全面展现智慧农机“提质增效”的独特魅力,翻开了“科技赋能”推动种业发展向“智慧化”“高端化”跃升的新篇章。

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被秋日的阳光裹得愈发金黄,红色“巨明”收获机如钢铁巨兽轰鸣行进,在分合禾器的“加持”下,一排排挺拔的玉米秆被吞入腹中,一根根秸秆被粉碎还田,完整的玉米棒“哗哗”倾入运输车舱,身后平整的土地还弥漫着丰收的谷香。

“作为种子企业,我明显感受到今年这种收获机从收获质量、种子破损程度以及田间散落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现场剥开苞叶后仔细观察,收获机对种子的破损基本没有。从综合性能及田间采收效果来看,目前能够满足我们种子企业的机械收获要求。”甘肃亚盛种业中垦玉公司总经理雷金宏蹲在刚收割完的制种玉米田里,手持苞叶与身边专家讨论道。

相比大田玉米,制种玉米除耕、种、管、收作业以外,不仅增加了去雄环节,播种、收获也需要更加精细,而普通收获机械易损伤种子胚芽、收获窗口期短、劳动力紧缺及成本攀升等痛点已成为制种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团队聚焦“低损、高效”目标,成功研发出4YZPS-4D、4YZPS-6D系列制种玉米收获机,突破低损柔性摘穗、低损柔性输送、气吸悬浮式果穗与茎叶分离、低损渐变剥皮等关键技术,实现艺、种、田多维度适配。

本次投放的制种玉米收获机历经四年四代迭代升级,可选配两驱或四驱通过拨禾链、剥皮辊等附件快速置换,实现大田、制种玉米兼收,此外,剥皮机改换跑步机后也能收获鲜食玉米,这是国内首创的可同时实现制种玉米摘穗、剥皮作业的制种玉米收获机,具有价格低、作业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等特点。该机型为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种植模式农艺技术标准“专属定制”,作业行数4行或6行,作业效率分别为0.3-0.8hm2/h、0.4-1.0hm2/h,以日工作8小时计,单机日收面积达66至96亩,效率提升15—20倍,作业成本降低50%,帮助种植户实现约5%的增收,真正让“科技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效红利”。

“没有机械化收获每亩作业成本300元左右,如今一亩地的收获作业成本大概是80元。因此机械化收获亩均节本增效220元,可以大大减少作业成本从而助推制种玉米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赵武云对新投放的玉米收获“神器”赞不绝口。

制种玉米收获机熟化应用一体化项目是强化全省种业科技支撑、推动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载体。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文武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在农机研发应用这个过程中探索出政、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效将新产品熟化周期从传统的5~7年压缩至2~3年,显著加快了制种产业发展的装备补短板进程。”

据悉,张掖市是甘肃省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市玉米制种基地共有110万余亩,年产优质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供种量的45%。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2024年以来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亿元,资金争取量位居全省首位。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6.5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64%,制种玉米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74.8%,农业机械化正从“补短板”向“全面升级”新阶段迈进。本次试点项目向张掖市投放的18台样机,将对加快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张掖市将持续推进农机熟化应用一体化项目,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高地,聚焦聚力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机械提质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记者 王钰)

来源:张掖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