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排名第二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将门虎子”,而是出身贫寒,没上过学的朱元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在毛主席眼中,历史上最能打仗的人,是唐朝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李世民是“断档式”的第一名,他的战绩都是真刀真枪地打出来的,没有什么争议。
而排名第二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将门虎子”,而是出身贫寒,没上过学的朱元璋……
很多人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能排在李世民后面呢?
历史上能打仗的人并不少,朱元璋真的有资格当这个“亚军”吗?朱元璋当然有资格。
朱元璋起兵之时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多得多,但是朱元璋从这些困境中冲了出来,并且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足见其实力。
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比起以往的时候有些不同,以往的农民起义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打朝廷,但是这一次,起义军内部先打了起来。
朱元璋在参军之前,只是一个小和尚,由于寺庙在战争中被毁,他连和尚都当不成了。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化身为“云游僧人”,来到了濠州城。
就在不久之前,郭子兴率领的义军队伍被元军围追堵截,最终被包围在了这座濠州城中。
但是濠州城易守难攻,元军又不擅攻城,只好暂时离开。
趁此机会,郭子兴招兵买马,开始补充兵力,云游至此的朱元璋本想进城要饭,但是却因为是光头,所以被误以为是奸细。
就在这些鲁莽的士兵准备将朱元璋拉走杀掉时,正好遇上了郭子兴。
郭子兴检查过他头顶的戒疤后,确认他是个真和尚,于是便下令放了他。
其实朱元璋也有意要参军,于是他便趁此机会,加入了郭子兴的部队,成为了郭子兴的亲兵,每天在朱元璋的帅府工作。
元军离开后,外部的威胁就没有了,但是内部的威胁却随之而来。
其实濠州城内并不是只有郭子兴这一支义军,包括他在内,共有五支义军,只不过郭子兴是唯一一个懂兵法的,所以他的部队也是这五支义军中最强的。
如果这五支义军能齐心协力,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但是由于当时濠州城物资匮乏,作战人员也严重不足,导致义军之间因为粮食和新兵的事争吵不断。
又因为郭子兴的军队是最强的,所以那四支比较弱的义军就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九月份的时候,徐州的义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徐州的抗元义军分崩离析,其中有两拨人来到了濠州城。
来的这两拨人中,有个叫彭大的,与郭子兴交好,还有个叫赵钧用的,与另外那四支义军交好。
濠州城中有一个郭子兴的老对头叫孙德崖,他也是一个义军首领。
孙德崖一直想除掉郭子兴,但是苦于没有实力。其他四支义军联合起来对付郭子兴,其实就是他的主意。
而在赵钧用来了之后,他又想联合赵钧用,一起对付郭子兴。
在孙德崖的挑拨下,赵均用出手绑架了郭子兴,还把郭子兴带到孙德崖的地牢中暴揍了一顿。
孙德崖打人没轻没重,差点要了郭子兴的命。
幸好朱元璋这个“亲兵”反应及时,他发现郭子兴失踪之后,马上就开始全城搜查。
为了提高效率,朱元璋还去求了彭大,希望他能帮忙。
彭大被朱元璋的忠义感动,于是也派出了自己的兵马帮忙寻找。
找到最后,就剩下孙德崖家里没去过了,朱元璋担心郭子兴的安危,于是直接带兵冲进了孙德崖家里,救出了地牢中的郭子兴。
虽然郭子兴只剩下一口气了,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充满了仇恨,之前他还可以对孙德崖的坏心眼视而不见,现在他可要跟孙德崖不死不休了。
朱元璋并不想看到濠州城里发生内讧,但是他人微言轻,没人在乎他的想法。
因此,朱元璋明白了一件事,要想有话语权,得先有实力。于是,朱元璋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他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天下……
朱元璋崛起的第一步,得先有自己的兵马。
公元1353年的夏天,朱元璋回到故乡招募兵勇,他当年的好友们听说他当了红巾军,纷纷带着朋友们来投奔他。
就这样,朱元璋募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足有七百多人。
朱元璋带着这七百人回到濠州后,郭子兴非常高兴,给他升了官,升官之后的朱元璋变得更加“自由”。
也不知道朱元璋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艺高人胆大”,他在这一年的冬天,只带了二十四个人就溜出了濠州城,他的目的地是定远县。
朱元璋要用自己手下这二十四人,拿下定远县的元军。
虽然这二十四个人中有徐达和汤和这样的猛将,但是他这一步棋未免也太托大了。令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还真就成功了。
当然,最后的成功肯定不是光靠这二十四个人。
在前往定远的途中,朱元璋来到了张家堡。
张家堡驴牌寨有三千民兵,也不知道朱元璋用了什么办法,总之他带走了这三千人。
后来朱元璋又遇到了外号叫作“豁鼻子”的秦把头,秦把头手下有八百人,也都跟着朱元璋干了。
朱元璋就带着这三千八百二十四个人,突袭了定远的元军大营,将元军打得溃不成军。
朱元璋才有三千多人,对面的元军至少好几万。
因为在战斗结束之后,朱元璋从降兵之中,挑选出了两万名壮实的汉人,编入了自己的部队。
朱元璋有了这两万多人后,打算直接拿下滁州,而在前往滁州的路上,朱元璋又招揽了李善长这位高人。
朱元璋轻松拿下滁州之后,并没有自立门户,他将郭子兴请到了滁州,并且将自己手上这三万人都交给了他。
郭子兴大喜,从此更加信任朱元璋。
可惜不久之后,郭子兴就去世了。没有了郭子兴,朱元璋也就不再那么受制于人,反正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也一直看不上朱元璋。
不久之后,朱元璋攻克了太平,自己当起了元帅,然后他又攻占了集庆,设立了应天府。
朱元璋不光是能亲自临阵指挥,他的战略眼光也非常好,在大方向上从未出错。
有了应天府之后,朱元璋实力大增,但那时他现在的处境却变得十分危险,因为他现在是腹背受敌。
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虽然也是抗元队伍,但是有句话叫“同行是冤家”,他们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除此之外,还有北方的元军、南边的元朝忠臣陈友定,他们都对朱元璋虎视眈眈。
这些人的实力都不弱于朱元璋,尤其是陈友谅,他比朱元璋强很多。
所以说,朱元璋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虽然前方困难重重,但朱元璋依然无所畏惧。
他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先是解决了陈友谅这个大敌,之后又将这些中小型势力一一剿灭,最终一统南方。
自古以来,从南往北打的仗就没怎么赢过,只有岳飞成功过一次,但是那场战争的结果也不怎么好。
但是朱元璋做到了,朱元璋依然是唯一一个成功北伐的皇帝。历史上那么多名臣名将都没能成功北伐,朱元璋却做到了,这足以证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绝对远超常人。
虽然朱元璋小时候没有上过学,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天赋又弥补了这一点。
从朱元璋出道以来的战绩来看,毛主席将第二名的位子留给朱元璋,确实非常合理,他确实可以被称为历史上仅次于李世民的“第二”军事家。
来源:兜兜历史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