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的女儿高考落榜 却说是我儿子占她名额 真相大白那天全村震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1:15 1

摘要:那年夏天特别热,我家老院子里的那棵歪脖子槐树开了花,香得连隔壁老王家的狗都不叫唤了,只趴在树下打盹。我正坐在槐树下剥蚕豆,听见院外”咚咚”几声敲门,接着就是村支书刘国强那标志性的咳嗽声。

那年夏天特别热,我家老院子里的那棵歪脖子槐树开了花,香得连隔壁老王家的狗都不叫唤了,只趴在树下打盹。我正坐在槐树下剥蚕豆,听见院外”咚咚”几声敲门,接着就是村支书刘国强那标志性的咳嗽声。

“老杨在家不?”

我放下手里的活儿,擦了擦手上的水:“在呢,刘支书请进。”

刘国强今天穿着件半新不旧的衬衫,胸前口袋里插着根钢笔,那是他参加县里会议时的”制服”,平常下地干活从来不戴。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有事。

他进门也不客套,拉开我对面的塑料凳子就坐下了,凳子发出”吱呀”一声轻响,那是去年县城返乡过年的那个后生带回来的,说是什么环保材料,结果没坐两年就开裂了。

“老杨啊,”他掏出裤兜里的烟,是那种村里小卖部五块钱一包的,但烟盒却挺新,好像刚拆的,“你儿子高考考得怎么样啊?”

我愣了一下。我儿子考得怎么样,他这个当村支书的能不知道?阳沟村就这么大点地方,谁家娃娃考了多少分,考上了哪所学校,恐怕比他们自己都清楚。

“还行吧,考了623分,省重点线上了20分,应该能上个不错的学校。”我边说边递给他一把刚剥好的蚕豆。

他摆摆手没接,只是点上烟深吸了一口:“嗯,挺好,挺好。”

槐树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叫了两声,突然飞走了。

“我闺女可能要复读了。”他盯着地上的一个蚕豆壳,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我心里”咯噔”一下。刘国强的闺女刘小雨是我儿子杨路的同班同学。说起这个刘小雨,村里人都挺惋惜的。小姑娘从小学习就好,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女生,村委会门口的光荣榜上还贴着她的照片,只是照片已经被太阳晒得发黄了,没人去换。

“复读也好,再考一年,没准能考得更好。”我有些心不在焉地应和着,心里却打起了鼓。

“老杨,你知道咱们阳沟村今年有几个考上本科线的吗?”

“两个吧?我儿子和李铁匠家那个。”

“对,就两个。”刘国强的声音突然提高了,“按理说应该有三个的,我闺女差了两分,就两分!”

风突然停了,槐树叶子一动不动,像被什么定住了一样。

“差两分也是差啊,规矩就是规矩。”我低着头,继续剥我的蚕豆。

“老杨,你知道今年省里有个政策吗?每个村的本科名额是有限的。”

我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啥意思?”

“就是说,咱们村只有两个本科名额,如果第三个人考上了本科线,也得服从调剂,去上专科。”

我笑了笑:“这么巧,咱们村刚好就两个上本科线的。”

“不巧!”他一拍大腿,“我闺女就差两分!”

一阵沉默。我嘴里的蚕豆突然变得很苦。

“刘支书,有话直说吧。”

他深吸了一口气:“老杨,我知道你儿子学习好,但我闺女也不差。如果她没考好,我二话不说。可她就差那么两分啊,两分能差到哪去?我看…”他停顿了一下,“要不你让你儿子今年先别去了,复读一年?他年纪小,晚一年上大学没事的。”

我的手抖了一下,一颗蚕豆掉在了地上,滚到了石板缝里。

“我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凭什么要复读?”

刘国强的眼神变了:“老杨,你也是村里的老同志了,应该懂得为集体着想。再说了,你是咱们村卫生所的医生,编制是我给你争取的,你不会忘了吧?”

我站了起来:“刘支书,那是因为我有资格,不是你施舍给我的。”

他也站了起来,比我高出半个头:“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配合,医生这个位置还能不能保得住?”

“你这是威胁我?”

他没再说话,只是摆摆手,转身离开了。出门前,他突然回头:“这事你好好考虑考虑,别让全村人都看不起你。”

当天晚上,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平时这喇叭只在村里有重要通知的时候才会用,比如哪家要结婚了,或者哪家有白事,又或者上级来检查要大扫除。但今天不是这些日子。

“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是村委会文书老张的声音,“今年我村高考,杨路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大学,刘小雨同学差两分未过本科线,需要复读。根据上级政策,每个村指标有限,为了公平起见,村委会提议让成绩最好的杨路同学先复读一年,把名额让给差两分的刘小雨同学,请各位村民讨论。明天早上九点在村委会开会投票表决。”

喇叭里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村子里,我站在院子里,觉得全村人的目光都戳在我背上。

我儿子杨路从屋里出来,站在我身边:“爸,怎么回事?”

我没有回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爸给你做主。”

那天晚上,我家的门被敲了很多次。有来劝我”大局为重”的,有来说”刘支书为村里做了不少事,帮帮忙吧”的,也有来说”凭什么我们的孩子要让路”的。

最让我意外的是村里的老教师李大爷。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了。他已经退休多年,但在村里很有威望。

“老杨啊,”他坐下后接过我递给他的茶,手有些抖,“这事我听说了。”

我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心里已经做好了被劝说的准备。

但李大爷只是慢悠悠地喝了口茶,从兜里掏出一个发黄的小本子:“你看看这个。”

那是一个记分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学生的成绩。李大爷翻开其中一页:“这是二十年前的记录,那时候刘国强还在上学。”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期末考试作弊,记过处分”。

“刘国强?他以前作弊过?”

李大爷点点头:“是啊,而且不止一次。当时我是他们班主任,抓到他好几次。他爹是村长,硬是给压下来了。我这人记性不好,就喜欢记在本子上。”

我突然明白了李大爷的意思:“您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他站起来,把本子留在桌上,“这本子你先留着。明天开会时,如果需要,就拿出来。”

第二天一早,我拿着那个本子去了村委会。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有拿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有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还有几个平时不怎么露面的老人。刘国强站在台阶上,西装革履,像是要去县里开会。

他看见我来了,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自然的笑:“老杨来了,正好。我们就等你呢。”

我没说话,找了个位置坐下。

刘国强清了清嗓子:“今天叫大家来,是商量个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女儿小雨高考差两分没考上本科。按照政策,我们村今年只有两个本科名额。我觉得,为了公平起见,应该让差距最小的上。杨路比小雨多了二十分,他可以明年再考,反正年纪小。而小雨就差两分,如果再复读一年,太可惜了。”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说”不合适吧”,也有人说”支书为村里做了那么多事,帮一把又何妨”。

就在这时,县教育局的一辆车开进了村委会院子。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人,自我介绍是县教育局的王科长。

“我听说你们村在讨论高考名额的问题?”王科长环顾四周,“这事我必须澄清一下,今年没有什么’村级名额限制’的政策。只要达到分数线,都能正常录取。”

刘国强的脸色变了:“王科长,不是说每个村…”

“没有这回事,”王科长打断他,“谁告诉你的?”

全场一片寂静。

这时,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从人群后面走了出来。是刘小雨。

“是我爸编的。”她低着头,声音很小,但在寂静的院子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我根本没考差两分,我差了52分。”

全场哗然。

刘国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小雨,你胡说什么!”

刘小雨抬起头,眼里含着泪:“爸,够了。我知道你想让我考上好大学,但不能这样。”她转向大家,“我承认,我高考失利了,只考了551分,离本科线还差很多。是我爸编了这个谎,还找人伪造了成绩单。”

刘国强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科长皱着眉头:“刘支书,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伪造公文是违法的吗?”

刘国强瘫坐在椅子上,嘴唇颤抖着:“我…我就是想给闺女争取个机会…”

就在这时,杨路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刘叔叔,其实小雨不用复读的。她的分数完全可以上个不错的专科学校,将来照样有出息。我见过很多专科生后来比本科生还厉害的。”

刘小雨抬头看了杨路一眼,眼中流露出感激。

王科长点点头:“没错,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专科生同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我看了看手里的小本子,默默地放回了口袋。有些事,点到为止就好。

最后,王科长宣布了一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原来,杨路在某个全国性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已经被一所名牌大学提前录取了,他的高考成绩只是走个过场。

“那我们村岂不是只有一个人上本科了?”有人问。

王科长笑了笑:“恰恰相反,你们村还有一个同学,李铁匠的儿子,成绩也超过了本科线。”

全村人都松了一口气,仿佛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散会后,刘国强默默地离开了,头低得几乎要碰到胸口。没人去安慰他,也没人嘲笑他。在这个小村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和无奈。

回家路上,我遇到了李大爷。他问我:“那个本子,你用了吗?”

我摇摇头:“没有。”

他似乎松了一口气:“好,那还给我吧。”

我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发黄的小本子,还给了他。他接过去,随手翻了翻,突然笑了:“其实那页上记的不是刘国强作弊的事。”

“啊?那是什么?”

“是他高中毕业时,拿了全班第一名的记录。”李大爷叹了口气,“可惜,他家里没钱,最后没能上大学。”

我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大爷拍了拍我的肩膀:“人这一辈子啊,有时候看得太重,反而走不好路。”

那天晚上,杨路问我:“爸,您为什么不拿出那个本子揭穿刘叔叔?”

我看着窗外,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一周后,刘国强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带着女儿去了县城。听说他在县城找了份工作,刘小雨也报考了一所卫校。杨路去了大学,偶尔给我打电话,说学校很大,比我们整个村子还大。

那棵歪脖子槐树又开了一次花,花期很短,不到三天就谢了。我坐在树下,突然想起刘国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

当时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执念,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

村里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是新任村支书在宣布村里要修路的消息。生活就这样继续着,没有人会永远记得那个闷热的夏天发生的事。

但我知道,那个夏天改变了很多人。不只是刘国强,不只是刘小雨,也包括我自己。

有时候,真相大白不一定是为了惩罚谁,而是让大家都能放下,继续前行。

来源:番茄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