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怀柔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3:38 1

摘要:“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驻陕西延安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丛榕动情谈及《黄河大合唱》。9月8日,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怀柔区,宣讲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向300余位现场听众讲述抗战时期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丰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驻陕西延安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丛榕动情谈及《黄河大合唱》。9月8日,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怀柔区,宣讲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向300余位现场听众讲述抗战时期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宣讲现场

1

房山区委党校教师刘金玲通过《红色马安的“两面锦旗”》回顾了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子弟兵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这段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历史篇章,让听众无不动容。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林汉京宣讲的《吉鸿昌永远的英雄》,以铿锵之言彰显革命英雄的民族气节与坚定信仰。

3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驻陕西延安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丛榕以《黄河之声:从抗战怒吼到复兴强音》为题,回溯《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历程,并通过现场演奏带领观众体会黄河之声的壮丽。

4

首钢集团退休干部李镭以《磨刀声声铸脊梁》为题,生动讲述了模式口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故事,讴歌工人阶级在抗战中挺身而出、支援前线的担当与热血。

5

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杨舒惠通过《抗战时的一台木质印刷机》讲述《晋察冀日报》的故事,娓娓道出文物背后的峥嵘岁月。

6

房山区退休音乐教师邢秀花通过《歌声里的抗战故事》,用音乐的力量传递抗战精神。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以无可取代的方式触动人心、凝聚力量、记录历史。

7

西城区第一军休所退休军官、战时一等功荣立者王曙光讲述了自己以身参战、英勇负伤、克服残疾、继续坚守的故事,阐释了什么是《永远的军魂》。

观众感言

怀柔区委宣传部干部张宏宇:聆听了宣讲团的宣讲,深感震撼与洗礼。宣讲员们聚焦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立体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这些故事,是军民同心的生动写照,是舍生忘死的铁血担当,更是爱国情怀的永恒丰碑。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深受教育和启迪。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教材,更是激励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将从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岗位,讲好怀柔红色故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融入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为凝聚奋进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怀柔区杨宋镇北年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吴研秋:回望烽火岁月,砥砺自强初心。聆听抗战精神宣讲,我仿佛与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深情对望。当历史的回音与时代的号角在神州大地交响共鸣,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选调生应当传承发扬革命者“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青春正绽放,我们要走好我们的长征路,在一代代接续奋斗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为推动中国影都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才荟萃、创作活跃、市场繁荣的国际影视高地而不懈奋斗。

怀柔区庙城镇刘两河村文化组织员孟秋连:这场宣讲让我心潮澎湃,特别是那句“我是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当亡国奴”!这句话无比刚劲,掷地有声,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作为一名文化宣传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回去后,我一定要把听到的感人故事讲给村里人听,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共同珍惜,更要一起努力。我们会把对先烈最好的怀念,化作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我们身边、在下一代心里永远传承下去!

此次宣讲活动在听众持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宣讲员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不仅重现了抗战历史的壮丽画卷,更将伟大抗战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怀柔干部群众心中,为激励全区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怀柔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