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焦虑?王阳明早给你指了条明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04:17 1

摘要:你是不是越拼越慌?熬夜改方案冲 KPI,拿到奖金却只开心了半天;攒钱买了心心念念的包,转头又羡慕别人的名牌表;明明比去年更优秀,却总觉得 “还不够”,为啥越努力,心里越空?

你是不是越拼越慌?
熬夜改方案冲 KPI,拿到奖金却只开心了半天;攒钱买了心心念念的包,转头又羡慕别人的名牌表;明明比去年更优秀,却总觉得 “还不够”,为啥越努力,心里越空?

别瞎琢磨了!王阳明 200 多年前就把病根说透了:你不是不够努力,是努力错了方向!

你有没有发现?你拼的根本不是 “自己想要”,而是 “别人觉得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 “向外求理”,跟当年朱熹的想法犯了一个错。

朱熹觉得 “道理都在外面”:孝顺的理在父母身上,成功的理在钱和地位上,得拼命抓外面的东西,才能证明自己 “对”。放到现在,就是:

老板夸你一句,你就觉得自己很行;同事酸你一句,你就整夜睡不着;看同学买房了,你明明不刚需,也逼着自己借钱上车;刷到网红月入 10 万,你立马跟风报课,根本不管自己喜不喜欢。

我前同事小李就是这么栽的:为了 “30 岁前当上总监”,天天加班到凌晨,胃喝坏了,跟老婆也吵翻了。结果总监没当上,反而被劝离职,他抱着我哭:“我拼了这么久,咋啥都没留住?”

你看,把价值绑在别人的评价、外在的东西上,就像追着影子跑,永远追不上,还累得要死。

王阳明直接掀了朱熹的桌子:“心即是理!你自己心里就有标准答案,不用向外找!” 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你的价值不是 “赚多少钱、当多大官” 给的,是你生下来就带的。

给你举个特接地气的例子:
小区楼下有个大妈,天天带着一群人跳广场舞,没工资、没人夸,但她每天都乐呵呵的。为啥?因为她跳得开心,觉得 “能让大家动起来,我就挺有用”,这就是 “从心里找价值”,不用看别人脸色。

再反观我们:上班是为了 “赚更多钱”,不是 “喜欢这份工作”;交朋友是为了 “有用”,不是 “聊得来”,心里想的和做的不一样,能不焦虑吗?

王阳明说过一句大实话:“你做一件事,要是只想着‘能得到啥’,肯定累;要是只想着‘我想做、该做’,反而轻松。” 就像农民种地,不是为了 “必须卖多少钱”,而是 “播种、浇水、收获” 本身就踏实,这就是心里的 “理”。

你可能会说:“我也想向内求,可咋做啊?” 王阳明的答案就俩字:事上练。不是让你盘腿打坐,是在具体的事里磨自己的心。

教你 3 个普通人能直接用的招:

做事前先问自己:“我是为了啥?” 比如领导让你写报告,别先想 “写好能升职吗”,想想 “怎么写能帮同事少走弯路”。把 “求回报” 换成 “尽本分”,心态立马松下来;遇到糟心事别逃,盯着 “怎么解决” :客户挑刺、同事甩锅,别先想 “他是不是针对我”,而是 “怎么把问题搞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 “自己比想象中强”,焦虑自然就少了;每天留 10 分钟 “复盘心” :睡前想想 “今天哪件事我做得踏实?哪件事是为了装样子?”。慢慢就能分清 “自己真想要” 和 “别人逼你要”,心就越来越明。

我朋友老张就是这么改的:以前开餐馆总追 “网红爆款”,累得要死还不赚钱。后来他想通了,就专心做 “老主顾爱吃的家常菜”,不搞花里胡哨的,反而回头客越来越多,他说:“现在每天颠勺都觉得开心,比赚大钱还踏实。”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你最大的敌人不是 “不够努力”,是 “总盯着外面的影子”。从今天起,别再问 “我够不够好”,问问 “我想不想做”,跟着心走,越做越踏实。

你最近在为啥焦虑?评论区说说,咱一起用王阳明的招儿捋捋!

#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心学 #焦虑 #知行合一 #自我提升 #人生感悟 #职场焦虑 #做事方法 #国学智慧

来源:鸿吉168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