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裔不会写汉字,韩国传教士忘祖宗,越南篡改历史靠谁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03:55 2

摘要:最近我在新加坡唐人街看见一桩怪事:满街挂着“元宇宙奶茶”“区块链火锅店”的英文招牌,一群华人小孩举着手机自拍,说的却是英语和马来语混杂的怪话。有个大叔举着牌子喊“还我汉字”,旁边年轻人却问:“汉字是游戏里的皮肤吗?”我这才明白,原来有些地方连自己祖先的文字都快

最近我在新加坡唐人街看见一桩怪事:满街挂着“元宇宙奶茶”“区块链火锅店”的英文招牌,一群华人小孩举着手机自拍,说的却是英语和马来语混杂的怪话。有个大叔举着牌子喊“还我汉字”,旁边年轻人却问:“汉字是游戏里的皮肤吗?”我这才明白,原来有些地方连自己祖先的文字都快忘干净了。

韩国人现在最怕别人说他们是“小中国”。首尔街头的佛寺冷冷清清,教堂却挤满了人,穿西装的传教士们天天念叨“信仰自由”。有个开烤肉店的韩国大妈跟我抱怨:“我爷爷那辈背《论语》比背圣经溜,现在孙子连‘仁义礼智信’都不会写。”更奇怪的是,韩国传教士跑遍全球讲基督教,却没人提他们祖先用过的汉字。去年韩国还花大钱办汉字补习班,可年轻人都说:“学那个干啥?考试又不考。”

越南人现在见了中国人就摆张“古东盟文物”的照片,可明眼人一看就是唐朝钱币。胡志明市的小年轻用拉丁字母写情书,可在工厂打工的越南人偷偷告诉我:“跟中国老板谈生意还得学点汉语,不然订单就跑到柬埔寨去了。”2025年越南对中国加税那阵子,南方天主教教堂挂满美国国旗,可工厂流水线里90%零件还是从中国来的。

蒙古国倒是有点纠结。乌兰巴托的超市里汉语和俄语标签乱贴,卖奶茶的老太太边收钱边嘀咕:“以前咱们也用方块字,现在倒好,找个人写个‘谢谢’都难。”有学生跟我说他们偷偷学汉字,就因为“俄语老师老骂中国,可中文歌听久了总想写歌词”。蒙古总统嘴上说要跟中俄俄两边都好,可街上新盖的楼全是俄罗斯风格,只有旅游区还留着几顶破旧的蒙古包。

新加坡最离谱的是把华裔当外人。我在国立大学听见教授用英语讲“南洋大学当年太失败”,可校友们建的科技公司现在占了新加坡GDP大头。唐人街的老茶馆只剩几个老人在打麻将,年轻人宁愿去喝星巴克听英文脱口秀。有个华人老板跟我抱怨:“我女儿连清明节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还以为是日本节日。”可政府新出的双语教材里,唐朝叫“古代某个邻国”,连妈祖都被说成“东南亚神话人物”。

蒙古国现在到处贴中文广告,越南工厂偷偷请中国老师教汉语,韩国书店开始卖汉字漫画书。新加坡华人圈最近流传个笑话:政府花大钱建了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结果馆里连《论语》原文都找不齐,只能放几张AI生成的汉字书法照片。有个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问:“我们到底是中国人后代还是新加坡人?”,底下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别认祖宗丢人”,有人说“没文化就当二等公民”。

最讽刺的是,这些地方越是搞西化,就越离不开中国。越南工厂天天抱怨中国零件贵,可东南亚其他国家更贵;韩国传教士的孩子跑到中国学汉语找工作;蒙古国的矿场要是没中国投资就全关门。新加坡华裔开的中餐馆现在都挂英文菜单,可食材必须从中国进口,不然没那个味儿。有位开奶茶店的老板娘说得实在:“咱们骂中国一万遍,最后还是得靠中国人过日子。”

这些国家的年轻人现在活得挺矛盾。韩国教会小孩背圣经,可他们刷的短视频全是中文偶像;越南学生用拉丁字母写论文,可订单催单信息全是中文;新加坡华裔在脸书吐槽“文化断层”,可评论区一半是用粤语拼音写的。蒙古的牧民孩子用手机看中文小说,因为俄语书太贵。有个蒙古学生跟我聊天说:“我们就像个没根的树,西边吹吹,东边晃晃。”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