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国际化与标准化发展:机遇、挑战与未来路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8:21 1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卫生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公共卫生挑战的加剧,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疗效,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医针灸的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医疗保健体系。然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卫生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公共卫生挑战的加剧,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疗效,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医针灸的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医疗保健体系。然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标准化建设是关键环节。通过推动中医药标准化,不仅能够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中医药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前,全球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合作项目蓬勃发展。中医药服务和中药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与国际主流医学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制约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其次,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尚未形成全球认可的标准化体系,影响了中医药的国际公信力。

标准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中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将基本建立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完成180项国内标准和30项国际标准的制定。这一计划涵盖了中医药术语、诊疗技术、药材质量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在中药材质量控制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指出,中药质量控制需要“深入研究”“浅出标准”“精准检测”三管齐下。通过创新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代谢-生物”系统分析方法,解决制约质量研究的科学难题,为标准制定和精准检测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推动中医药术语、设备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多方协作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多方协作。行业组织、医疗机构及中医药企业等正围绕中医药出海、中西医结合创新等不断发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王笑频表示,近年来,中国与全球30余个国家共建中医药中心,推动中药国际标准纳入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创新国际服务模式,持续助力中医药高质量“走出去”。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北京市支持建立“一带一路”中医药海外中心12个,促成国际传统医学合作项目50余项,2024年接待外宾超10万人次。

此外,中医药的国际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主流市场的融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于志斌建议,通过膳食补充剂、传统植物药、非处方药、处方药等多种形式注册上市,推动中医药融入西方主流市场体系。同时,注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展望:共筑国际标准,共享健康成果

中医药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球协作、多方参与。通过深化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中医药术语、设备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融合,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转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中医药将在全球医疗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中医药不仅能够为全球重大疾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还能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球协作的背景下,中医药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