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但有些记忆必须被永久镌刻,有些声音必须被反复聆听。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编著此系列文章,绝非为了重复过去的荣光与伤痛,而是源于四重深切的现实忧患与历史责任。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铁血长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序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但有些记忆必须被永久镌刻,有些声音必须被反复聆听。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编著此系列文章,绝非为了重复过去的荣光与伤痛,而是源于四重深切的现实忧患与历史责任。
其一,源于对历史真相的捍卫。
时至今日,日本国内部分政治势力与右翼思潮仍未对其军国主义侵略罪行进行彻底反省和清算。他们甚至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行径,将那段充满血腥与苦难的殖民历史扭曲为“传播文明”的“解放战争”。这种对历史的亵渎与背叛,不仅是对数千万死难英灵的无耻背叛,更是对人类良知与国际正义的公然挑战。如果我们保持沉默,就是对历史的失职,对未来的犯罪。
其二,源于对世界公正的呼唤。
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叙事体系严重低估和忽视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与决定性贡献。中国战场开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绝对主力,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却在全球集体记忆中被不同程度地边缘化。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沉默,让世界听到东方的故事,认可中国人民的奉献。
其三,源于对民族脊梁的正名。
令人尤为痛心的是,在国内,仍有部分受西方错误思潮影响之人,或出于无知,或别有用心,积极配合境外势力,肆意歪曲抗日历史。他们竭力贬低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无视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率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支撑起全民族抗战希望的历史事实。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涣散民族精神,瓦解斗争意志,必须予以旗帜鲜明的批驳和澄清。
但今天,我却想重点谈谈第四——
其四,源于一个记者的良知与沉思
深夜的办公室,灯光如豆。案头堆叠的史料泛着岁月的黄,字里行间仿佛还能嗅到硝烟与热血的气息。作为记者,特别是高级记者,行业唯一的高级记者,我手中的笔时而沉重如铁,时而轻如羽翼,但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我们记录的不仅是过去,更是未来的基石。
我知道,记者的责任,在遗忘与记忆之间。
历史从来不是静默的存在。它是一股暗流,在国家的肌理中涌动;它是一种声音,在时代的喧嚣中呼唤。当今世界,有人试图用墨汁掩盖血泪,用谎言替代真相,将侵略包装成“文明传播”,将殖民美化为“友好共荣”。这种对历史的亵渎,无异于对死难者的二次屠杀。
而更令人忧心的是,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抗战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二战叙事长期被简化为西线战场与太平洋战争,中国军民用3500万伤亡拖住日本陆军主力的东方战场,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国内亦不乏杂音。一些人拾人牙慧,配合外部势力否定中华民族的抗战壮举,特别是刻意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历史事实。他们无视中共率先发出抗日宣言、率先组织武装抵抗、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真相。
面对这些,记者不能做沉默的旁观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在遗忘与记忆之间筑起堤坝,让历史的真相不被淹没。
记者的使命,以笔为刀,剖开真相。
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真相的守护者。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的使命尤为重大。
我们要以笔为刀,剖开层层迷雾。用确凿的史料证明:是中国共产党于1932年4月15日最先对日宣战;是中共满洲省委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就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是中共派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优秀干部组织领导东北抗日联军。
我们要以事实为基,还原历史全貌。清晰地呈现:在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在国民党政府停发军饷、进行军事围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抗战直至胜利。
我们要以理性为灯,照亮认知盲区。客观地分析:评价一个政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不是简单看打了多少战役、牺牲多少人员,而要看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谁始终坚持抗战旗帜不动摇,谁真正动员了亿万民众。
记者的担当,为未来保存记忆。
记者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担当。我们今天记录的每一个细节,都将是后代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
我们要对抗时间的侵蚀。走访抗战老兵,记录他们的亲历记忆;整理散落民间的史料,保存即将消失的实物证据;建立全方位、多视角的抗战档案,为历史研究奠定基础。
我们要抵制虚无的解构。用扎实的调查采访,驳斥那些否定中共抗战贡献的谬论;用严谨的考据论证,揭穿美化日本侵略的历史修正主义;用生动的故事叙述,传播真实的抗战历史。
我们要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的全貌;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年轻一代理解抗战的精神价值;通过多元立体的呈现,帮助全社会形成正确历史观。
记者的信念,真相永远最有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相往往被噪音淹没。但作为记者,我坚信:真相永远最有力量。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历史叙事权的争夺愈加激烈。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为侵略历史翻案,西方一些势力持续贬低中国抗战意义,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时有泛起。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更要坚守专业精神与家国情怀。
我们要做历史的“敲钟人”,用笔尖唤醒民族记忆;要做真相的“守夜人”,用报道守护历史正义;要做时代的“记录者”,用文字传承民族精神。
记录即抵抗,真相即胜利。这是记者的责任,也是记者的荣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笔或许微小,但只要我们忠实记录,就能让真理发光,让正义永存。
笔重千钧,因它承载的是不容篡改的历史; 心昭日月,因它跳动的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这是一个记者的告白,也是一个历史见证者的誓言。
总之,我们书写,我们纪念!
我们旨在以确凿的史实,还原那场战争的壮阔与悲歌; 我们旨在以清醒的认知,剖析胜利的根源与力量所在;我们旨在以坚定的立场,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历史的公正。
这不仅是为了告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更是为了启迪今人,昭示未来:唯有铭记历史的深刻教训,方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唯有认清来路的艰辛曲折,方能坚定走向复兴的信念。
希望本书能成为一记警钟,一盏明灯,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驱散迷雾,凝聚共识,激励我辈及后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是为序。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认证作者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大道巴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