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都市的乡村这样绿色蝶变——上海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2:25 1

摘要:上海金山区漕泾镇有了“大学村”。3月15日,上海市首个镇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上海漕泾水窠里·大学村在金山区漕泾镇正式开村,推出“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示范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等5条研学线路以及8堂实践教学课程。

上海金山区漕泾镇有了“大学村”。3月15日,上海市首个镇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上海漕泾水窠里·大学村在金山区漕泾镇正式开村,推出“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示范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等5条研学线路以及8堂实践教学课程。

来自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的60余名学生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一到村子就被吸引了:“不到这里,我还真不知道上海竟有这样的水上村庄”“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诗和远方,好一幅乡村振兴实景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堂精彩的思政大课就在水杉林下、油菜花田间铺展开来。

“大学村”所在的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是上海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金山区与东华大学共同发起“水窠里·大学村”,希望搭建“学术实践+在地创新”的开放式平台,集聚青年人才入乡发展。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作为上海的农业强区,金山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的转型发展之路,在大都市蹚出了一条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打造“绿野仙踪”,发掘都市乡村之美

游客在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玩耍。资料图片

“哇,快看,蝴蝶从蛹里挣脱出来了!”在金山区张堰镇百家村一座名为“和·蝶舞”的自然生命共同体实践营地最近迎来了不少少年游客。作为金山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蝶舞”科普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蝴蝶的生命轨迹及其与自然、人类的深刻联系。

这样一座讲述自然的科普馆设置在百家村,与当地注重生态建设密不可分,而科普馆的主题“蝶变”也正是百家村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百家村地处金山区张堰镇东北部,在森林资源极其稀缺的上海,这里拥有3800多亩的生态片林,堪称镶嵌在生态林里的村庄。村内水系丰富,林水占总用地近四成。据监测,百家村域内负氧离子位居金山之最。但2019年以前,这个“林中村庄”却没有那么美好。据统计,最高峰时全村有近200个违章点位,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此后,百家村把握“生态宜居”发展关键,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统筹田林水路建设,呈现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翡翠湖、小镜湖、水杉池碧波荡漾,水杉埭、香樟埭、玉兰埭等屋舍俨然,玉兰湖公园、酱菜文化园等错落有致,开放式林地、1131.31亩森林氧吧,更是让人身心舒展。百家村因地制宜拓展新业态,更新乡居新模式,成功将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成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在金山区廊下镇,记者看到,经过多年整治,廊下镇已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约80公顷,实现1000余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有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形成了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假日农场型”郊野公园,打造市民游客钟爱的都市“后花园”。位于廊下镇友好村的“农林水乡”是市级土地整治项目重点建设的生态节点工程,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9.6%提升至89.3%,PM2.5、地表水水质、森林和绿化覆盖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数据大幅度向好,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跃升至全市前列,成为上海市首个同时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区。

以生态为基,找到“边缘村”发展优势

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这个曾经的“边缘村”,如今也尝到了“好颜值”的甜头。待泾村以千亩花海为底色,以“芳香产业”为引擎,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推向纵深,成为长三角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

十年前的待泾村,是金山区朱泾镇最偏远的村落之一。由于地势低洼、农田效益低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百万元。转机始于一场“生态革命”。2014年,在郊野单元规划实施的契机下,朱泾镇抓住机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对村里600亩低洼地进行系统性整治。拆除4.5万平方米违规养殖场、疏浚14条河道、清退污染企业,村庄环境“脱胎换骨”。更为关键的是,镇村两级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将碎片化农田整合为连片生态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打造花开海上生态园。

吕巷镇皇母蟠桃丰收。资料图片

2017年,花开海上生态园开园,迅速成为上海市民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环境改善不仅带来了人气,更激活了土地价值——生态园周边农房租金上涨,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民宿游客不断。“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价值彻底变了!”待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雷辉感慨道。2024年,待泾村集体总收入突破610万元,较2019年提高了140%,“五金”(租金+股金+薪金+现金+保障金)农民户均收入近10万元,较2019年增长124%。

推动生态要素变生产要素、生态价值变经济价值、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近年来,金山区锚定这条实践路径,坚持绿色发展,夯实生态基石。位于廊下镇现代农业园区的松林楼房规模化生态养猪场,生猪年存栏量约45000余头,是上海最大的规模化楼房养猪场。为实现生物质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实现猪粪资源“变废为宝”,这里的猪粪不仅能用作化肥进行还田,所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冷却、分离、纯化操作后,变为达标的生物天然气,最终并入上海燃气管网,成为上海市首个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

做亮了生态底色,廊下镇继续打造以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都市中央厨房特色产业园,大力“发挥产地优势,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菜篮子转化模式,形成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目前,廊下镇已吸引食品生产企业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2023年实现产值近15.52亿元。曾经的经济薄弱镇,一跃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央厨房,实现了从单一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转变。

筑就市民身边的“诗和远方”

金山农业用地占全域面积的1/3,是上海的农业大区、农业强区。以“建设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为目标,金山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上海第一个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区。在“三个百里”的建设过程中,村民和干部们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位于金山区中部的吕巷镇,因盛产皇母蟠桃而闻名。“小蟠桃”能否成为“致富果”?金山区打造“皇母蟠桃1349”精品品牌,制定蟠桃绿色生产团体标准,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响“中国蟠桃之乡”的知名度,最高亩产收益可达6万元。结合大都市远郊文旅需要,吕巷镇还加大乡村新兴业态培育,形成了漾域房车营地、木结构研学中心、“根本吃不完”直播基地、“金山二姐米糕”工坊等一批乡村文旅新亮点。吕巷镇的水果公园核心区年接待游客更是超100万人次,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让原本“藏着”的吕巷镇走进了大众视野。

漕泾镇水库村风景如画。资料图片

坐落于金山区枫泾镇的上海九丰蔬菜农博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玻璃温室,占地面积152亩,单体10万平方米的全环境智能温室内种植了100多种茄果类蔬菜,每天上市量可达5~6吨。细心的人还会发现,这里的蔬果种植看不到泥土,采用的是沙培种植和树形种植等多品种融合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同一种植地块一年两收,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一倍以上。目前,九丰蔬菜农博园一年销售收入1.5亿元,销售收入中不完全是农产品,还包括旅游、休闲、观光、团建等农旅融合产品,游客群体来自上海市区及长三角各个城市。

近年来,金山区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促进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建设“活力迸发、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筑就市民群众身边的“诗与远方”。目前已形成吕巷、廊下、枫泾、山阳等4个年接待过百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涌现出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企业,逐步形成了具有多重功能、多元价值的“田园综合体”群落。

今年夏天,备受期待的上海乐高乐园即将开门迎客。在释放乐高乐园自身消费潜力的基础上,金山区还将串联枫泾古镇、花开海上等景区,打造G320文旅连廊,吸引更多游客来金山游玩度假,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消费新胜地。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5版)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