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苏州以“苏州最舒心,同心创未来”为主题,召开了2025苏州苏商大会,吸引了千余名企业家济济一堂。据了解,这是苏州首次以“苏商”为主角召开这样的大会。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苏州苏商大会成为热度话题。
3月29日,苏州以“苏州最舒心,同心创未来”为主题,召开了2025苏州苏商大会,吸引了千余名企业家济济一堂。据了解,这是苏州首次以“苏商”为主角召开这样的大会。
苏州与苏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苏商与苏州,又有什么样的共同内核?
为什么是苏州?
提到苏州,一个离不开的词就是“最强地级市”。到底强在哪?几组数据为证:
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苏州4县市均进入前十,昆山连续20年稳居榜首;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我们都知道苏州工业强,但其实最初苏州的城市定位更多偏向旅游、历史文化名城。
据“苏州新闻”披露,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市第一版城市总规中,苏州的性质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2000年,国务院批复苏州城市总规(1996—2010年),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直到2016年批复的苏州城市总规(2011—2020年),才在2000年定位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0年的定位变迁,也显示出苏州依靠自身发展实现了“逆天改命”的传奇进程。而这,离不开一代代苏商的奋勇接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南乡镇企业从草创起步走向蓬勃发展,但苦于缺乏技术、人才和市场,发展十分受限。于是,诞生了一批“星期日工程师”:每到周六傍晚,一群穿蓝卡其布中山装、戴近视眼镜、拎皮包的技术人员,纷纷从上海搭车前往苏南各地的乡镇企业,到了周日傍晚,又风尘仆仆赶回上海。
80年代初期,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集资30万元,创办了永联轧钢厂。然而,设备安装好后,由于没人懂技术,开工第一天连一根钢筋都没轧出来,只出来了2根歪歪扭扭的废品。
“当时就是泥腿子办企业,白手起家,没人懂技术,图纸都看不懂。”后来村里请来“星期日工程师”,解决了技术难题。第二年,轧钢厂净赚200万元,永联村一跃进入张家港10个富裕村之列,吴栋材成功带领村民们致富。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苏州仅从上海引进的“星期日工程师”就成千上万。
不仅学习技术,更要承接产业。
“做上海不想做、不便做的产业”“上海负责0到1,苏州负责1到10”……从到上海写字楼挨个敲门找配套,到直接“杀”到上海虹桥机场招商,苏州和苏商用拼劲和韧劲征服了一批批上海企业,他们纷纷到苏州办厂置业。
一时间,苏州乡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苏南模式”风靡全国。而这时的苏州,再一次选择了抢跑。
有人说,苏州擅长造“园”,以前是古典园林,如今是工业园区。
1992年国庆,时任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第一次来到苏州,在游览著名的虎丘风景区时风趣地说,“人到了苏州后就会变得聪明,我以后一定要让孙子到苏州住几年,这样可以领略到苏州的灵秀之气了。”
这句话也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发轫。1994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设立,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转眼30多年过去,苏州工业园区从曾经的水田鱼塘,成为如今平均每天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超10亿元的产业活水池。
目前,苏州全市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从学习借鉴到品牌输出,园区已成为苏州的“金字招牌”。
如果说,20年前人们对苏州的评价是制造业遍地的工业重镇。今天的苏州,就要贴上硬科技产业的标签。
可以说,在科技孵化这一领域,苏州的起点之高,一举越过了国内很多城市:
1996年,苏州高新区正式成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当时全国范围内仅有的3家孵化器之一。另两家是天津和武汉,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
而苏州以一座“地级市”的身量开启了与这些大定位城市的赛跑。从那个时间点开始,苏州在科技孵化这一领域的探索便再也未曾停下。
例如,光子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关键”和未来产业的基石,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链之一。
一家光子企业的总经理一直在美国从事芯片研发,2021年到苏州发展,他说:“整个光子产业在这边非常聚集,有一整套的上下游配套,比如我们的芯片,在这里做成测试版只要3天,而在国外往往要两到三周时间。”
这就是苏州,不仅说到,更能做到。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苏州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86家。其中,民营企业15618家,同比增长14.9%,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9.3%;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587家,占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重达96.7%。
千名苏商共襄盛举
8715亿元!这是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在大会上宣布的2024年恒力集团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恒力集团的历史新高,也为坚守制造业的苏商群体带来信心和力量。
何谓苏商?从范围上说,其一,所有在江苏创业、展业的企业家,皆为苏商;其二,所有从江苏走出去创业、展业的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家。
而苏州的苏商,成绩又格外突出。
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恒力、盛虹、沙钢三家苏企分别位列第81、171、383位,撑起江苏省民营经济“第一梯队”;
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苏州企业达到25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榜单中,苏州企业有22家;
苏州有6家民营企业营收超千亿元,分别是恒力、盛虹、沙钢、协鑫、亨通、永卓控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也展示出了苏商的最强力量。
2025苏州苏商大会召开,千余名苏商会聚苏州。图片来源:苏州市工商联
此次参会阵容也堪称 “苏商全家福”:世界500强企业掌舵人、本土创新100强企业家、海外工商界代表及初创企业先锋等千余人齐聚,既有恒力、盛虹等营收超千亿的“航空母舰”,也有天兵科技、追觅科技等估值百亿的“独角兽”。
会上,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讲述了恒力从乡镇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的奋斗之路,呼吁广大苏商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敢为人先,实干兴邦”的苏商精神源远流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苏商继往开来。一项项耀眼的成绩、一家家响当当的企业,向世界证明了苏州企业能吃苦、敢担当、会干事、有力量!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是苏州的创新基因,“争第一”“创唯一”更是苏州企业家的精神血脉。
“当我们把AI植入高炉,让5G指挥天车,钢铁便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跳动着的数字心脏;烟囱里冒出的不再是黑烟,而是绿色GDP;车间里流淌的不再是钢水,而是生态竞争力。沙钢的蜕变证明传统产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恰恰是创新的主战场。”
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深情分享了沙钢的绿色创新转型之路,介绍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彰显了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的无限可能。沈彬表示,面向未来,沙钢将重点聚焦高端产品、绿色工艺、数字赋能、产业模式四大创新,传承好“钢铁强国”梦。
“30多年前,亨通从乡镇农机厂创业;如今,亨通位列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感恩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感谢苏州这方沃土。”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在发言时激动地说。在他的身旁,已经担任亨通集团总裁的崔巍同样动容地说道:“父亲总是告诉我,做企业如做人;接棒不是重复跑,而是开新道”。
“我们波司登是在苏州创业发展起来的,我们深切感受到苏州这片创业沃土‘舒心’的营商环境。”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从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到高效的政务服务,从完备的产业链到活跃的创新生态,苏州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为本土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底气和信心。
太盟中国董事长邱中伟分享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期待与更多企业家一起为苏州发展增光添彩;
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以企业在苏州的发展历程为例,证明了苏州一流营商环境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
博瑞医药创始人袁建栋点赞苏州开放包容的科创生态,传递出带领产业链上下游践行“健康中国”使命的坚定信心……
此次苏商大会,深刻地归纳总结了苏商的八个字精神内核——“崇实、精工、敏行、致远”。
在大会“企业家倡议”环节,老中青百名企业家也共同倡议了这八个字的“苏商精神”——
苏州苏商,四海一心,携手同心,再创辉煌!让我们,以家国为重,以发展为要,以创新为任,以富民为本。争作“崇实 精工”的表率,勇当“敏行 致远”的先锋!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携企手,爱苏州!
可以说,苏州以独有的城市底蕴成就了苏商,而苏商正托举起苏州的现在和未来。
未来,苏州更爱苏商
林茂则鸟栖,水深则鱼聚。提到一个城市的企业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打造。
而苏州的营商环境一直走在前列。从2022年起,每年7月21日都是苏州的“企业家日”,体现了苏州这座城市对民营投资者的重视。
实际上,在苏州,天天都是“企业家日”。苏州始终以“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根本追求,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多年来,苏州紧紧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巩固最佳比较优势”目标,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全面打响“苏州最舒心”服务品牌。已连续5年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5年成为全省民营企业心目中的“最优营商环境设区市”。
在苏州,优化营商环境从来都是高位推进、不遗余力。
2024年以来,苏州专门出台20条政策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并全面深化政务服务、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改革,各部门积极开展“换位跑一次”,优化流程、改善服务,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大有可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此次苏商大会发布了《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了苏州市“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让苏州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吸引力,再一次实现跃迁。
在与苏商紧密相关的《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中,苏州从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打响“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其中有些措施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比如第一条里,就开门见山解决企业家普遍在乎的市场准入问题。苏州提出要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开展独资医院试点,苏州要优化提升企业迁移登记措施,推动跨区迁移便利化,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和重要应用场景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一视同仁,确保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提出“换位跑一次”:赋能流程优化再造、服务提质增效,完善企业诉求办理反馈,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求实的同时不忘创新,不少措施关联当下热点,比如苏州作为全球产业枢纽,不仅要加大企业引进来的服务力度,还要健全“护航走出去”综合服务,扩容“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
这份诚意十足的文件,展示出苏州与苏商的相互奔赴、相互成就。我们也坚信,在苏州这片充满汗水和奇迹的沃土上,还将产生更多的惊喜和传奇。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苏州为什么这样“能”》
澎湃新闻:《国务院批复!“最强地级市”苏州,城市定位升级》
凤凰网江苏:《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苏商的背后是这八个字》
苏州发布:《苏州民营经济“新”潮涌动,千帆竞发!》
政中财经:《苏州首举“苏商”大旗:愿聚天下民企而助其成》
沙钢集团:《沈彬:做改革接力赛中永不掉棒的“钢铁火炬手”》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