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幕还有11天,大阪世博会此次的看板建筑大屋顶 (リング) 的朝海护岸处土基发生严重垮塌,内侧500米塌了120米,外侧600米塌了480米,目测开幕式前是修不好了。
距离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幕还有11天,大阪世博会此次的看板建筑大屋顶 (リング) 的朝海护岸处土基发生严重垮塌,内侧500米塌了120米,外侧600米塌了480米,目测开幕式前是修不好了。
听着挺吓人的,许多地方还传成了大屋顶本体坍塌,大阪世博会要无了,但实际上目前本体建筑就还好。
出问题的主要是大屋顶伸入海水的那一侧。
原本计划浸泡的需要格外加固的护岸部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全部使用防水的混凝土加固,只在最上层用了一点点。
结果就像红茶上面的奶盖似的,上面看着很结实,实则下面都是流动的液体,只能起到一个视觉的作用。
这就导致大屋顶这个大阪世博最大“场馆”几乎是建立在一块豆腐之上,还未投入使用,土基先遭海水侵蚀风化,多处砂土直接崩裂流失,基座被掏空。
按理说,靠海的建筑,缺啥都不能缺护岸工程,日本一个岛国,应该最不缺的就是修防波堤的本事,结果就这么把16亿的大工程往海水里泡。
事出反常必有妖。
对此,相关负责的事务人员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只是说: “没想到风那么大,浪那么大。”
这事你说没兑缝,我是不信的。
万幸的是,大屋顶朝海部分的整体结构深打在地下,护岸崩坏并不会导致地基崩坏跟建筑崩坏,这座“世界最大木制建筑”仍能承担大阪世博会C位的职责。
只是寿命堪忧。
木制建筑本就易腐坏,靠海日夜受海风侵蚀更比普通内陆木制建筑寿命短,如今眼看本体就要浸泡在海中,遑论世博会期间还要同时承载几万人在上方游览。
在后续修缮不足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木制建筑正常寿命也就几十年。
而随着砂土土基流失,大屋顶正式开始泡脚,这项吉尼斯世界最大木制实验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豆浆里的一根环形油条,成为2025大阪世博会限定一次性建筑。
而如今眼看着修缮几乎成为不可能了。
因为啥呢,因为截止上个礼拜,整个大阪世博会42个外国馆,才只建成了12个,一些建筑业内知情者透露,距离交付还剩半个月,自己负责的场馆主体框架还没开始盖。。。
而且哪怕是建成的那12个,也只是建筑整体完工,有的里面还没开荒呢,到时候也只能草草布展,全给我滚进去闻甲醛。
在日本的媒体国内跟海外宣传上,至今用的图片跟视频几乎全是概念图,实景图少之又少,只能在某几个特定点位给大家拍拍。
而中国作为日本近邻,是大阪世博会的重要客流来源,作为为数不多宣传渠道的日本国家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3月24日专门为世博会宣传的推文里连一张现场实景图都没有。
都已经2025年了,2018年就确定由大阪承办世博会,快七年过去了,快端盘菜出来吧阿祖...
不负责任地推测,日本国家旅游局可能也在有意减少宣传,淡化大阪世博会的deadline,有意让4月13日这个节点不那么重要,以减少事件可能的影响度。
毕竟快七年过去了,不会还有人记得大阪世博会吧?
让一部分场馆先盖完,客流慢慢分批次来,就像这篇推文开头强调的“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盛大举行”,先分个流,最好再分个一期二期三期的,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种大阪式的能拖就拖,也让日本民间期望值从最初的“让日本再次伟大”变成了“很不看好”。
油土鳖上有一个大阪世博会直播间,我随手点进去截了张图,绝大多数日本人自己也在吐槽——
大意:
光浪费税金是真的吗? 但也没办法,至少作为日本人的气魄要展现出来,我是这么想的...(自我安慰中)
真的能完工吗?
看起来连路面都没铺好,到底什么时候铺?难道要在未铺路的情况下就算完工吗?
全世界的智慧都集结在日本!神秘的美国馆至今仍未完全亮相!
好期待~
说什么建材堆积如山都是假的吗?
真的能在开幕前弄好吗?
这个直播摄像头要一直这样吗?
说什么中间抽成、要借给中国之类的,居然用国民的税金做这种事简直不可理喻。就算出现赤字也不该用税金填补,不如让"友好国家"来补贴怎么样? (没太看懂这句话,不过小日子倒是日常扯上中国)
世博会绝对会大获成功的啦!(今天已经是4月1日了)
于是乎相较之下,大阪世博会不靠谱的大屋顶甚至是此次世博会最成功的,完成度最高的亮点,最起码人主体结构没问题,能上人,只不过赏味期短了点而已,人甚至弄完了点灯仪式。
大屋顶能有什么错你不许骂大屋顶!
护岸崩塌什么的,你都快饿死了,你还在乎葡萄掉没掉地上过吗?
什么?修缮?那边蛋全糊锅里了,你还有心思先把葡萄洗洗再吃?
哦,不过说到这,中国馆就还挺顺利的。
主要咱们是自建馆比较上心,项目主体构件全部都是在国内完成生产、预组装、预搭建,然后再直接运到大阪安装的,由于使用了可逆的装配设计方式,还被当做了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样板。
▲注:实景图
中国馆在去年7月率先建成之后,今年2月8日,首批中国展品就已经入馆了,等着好好给世界各国游客展示。
结果东道主太托大,整的跟咱们比日本还上心似的,估计到时候还会被主办方影响客流。
大阪世博会,看样子是会一癫到底了,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大成功愈走愈远。
想想也是,曾经的日本,从战后借朝鲜战争吃美国产业转移,建设成为工业大国后“想让全世界看到日本”的心态,变成了泡沫破裂,社会阶层固化,人口持续少子化后“凑合活呗还能死咋的”的核癌可亲。
不管是社会的冲劲还是人内心中的冲劲,都被锉掉了一大截。
从最初的五个世博会logo中排除了其他中规中矩的四个选择了最不可能的那一个(评审团中还有JOJO奇妙冒险的作者荒木飞吕彦);
到吉祥物极限三选一又选了最不可能的那个;
整个大阪世博会从头到尾透露出的气质就是一个字,癫。
整个项目组都透露出了一种“反正明年就tm不归我们管了”的气质。
大不了大家一起上天台喊哦妹带透。
但当人们回头看向1970年那同样疯癫的大阪世博会“太阳塔”,却发现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同样是大阪,同样是日本,同样是数不尽的行为艺术构思,但那种能让日本人肆意疯癫的物质基础,工业实力,好像都不在了。
当一个人能完全把控自己的创意,并将之付诸现实的时候,那才叫做先锋艺术,而当一个人还没开始先让大家失望,甚至留下一地烂摊子的时候,那叫做笑话。
太阳塔的作者,日本极富盛名的建筑大师冈本太郎曾经说过“艺术就是爆炸”(没错这句话不是迪达拉说的),而2025年的大阪世博会证明了,艺术可能是任何东西,但艺术不是烂尾。
2025年的世博会和1970年的世博会依然有所连接,在 Logo设计上,在地理位置上,在国家上民族上,但这次没人会再高看它的行为艺术一眼了。
突然想起来我们家租的老房子,厕所用的是最老的木门,水汽氤氲时间久了就开始长蘑菇,就像一个个小眼睛,给大阪大屋顶两年,也许还真能让世界一睹世博吉祥物真容也说不定)
来源:想懂很多的阿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