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跟朋友聊起农村打蛇的事,又把一个老问题推上了前台:打蛇要打死,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咱们从小就听老人说,遇到蛇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死,不然会报复。
这两天跟朋友聊起农村打蛇的事,又把一个老问题推上了前台:打蛇要打死,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咱们从小就听老人说,遇到蛇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死,不然会报复。
大家都觉得这是迷信,可问题来了,为啥全国各地的老人都这么说?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让人细思极恐的话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蛇真的会报复人吗?很多人说会,还能讲出各种玄乎的故事。
对,讲故事,编传说。
事实上这完全是扯淡。蛇类的眼睛看似明亮有神,但其视力却很弱,是个十足的"近视眼",几乎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你想想看,一个连你长啥样都看不清的动物,怎么可能记住你,更别说找你报仇了。
这里就有个问题,既然蛇看不清,为啥还能精准捕猎?
也不复杂,人家靠的不是眼睛。蝮蛇有一个器官弥补了视力的不足,那就是颊窝,这玩意能感知动物的热辐射,相当于自带红外成像仪。蟒蛇也有类似的装备,叫唇窝。至于其他蛇,主要靠蛇信子收集空气中的气味分子。
看出来了吧,蛇的感知系统跟咱们完全不一样,它压根就不认识你是谁。
更要命的是,爬行动物的大脑中也并没有能产生情绪的部分,所以不要说爱和恨这种高级情感,就连喜怒等基本情绪它们都不会有。一个连基本情绪都没有的动物,你跟我说它会记仇?这不是搞笑吗?
咱们国家科研人员做过实验,蛇类作为爬行纲中种类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类群之一,科学家们专门研究过它们的学习能力。结果发现,蛇确实能通过条件反射形成一些简单的行为模式,但这跟"报复"完全是两码事。
那为啥老人都说"打蛇要打死"?
这事其实有科学道理。你仔细想想,蛇平时遇到人是啥反应?蛇胆子比较小,在草地、灌木丛、林地等容易遇到毒蛇的区域行走,可提前准备好照明电筒和棍子,通过灯光直射和棍棒敲击将蛇吓走。正常情况下,蛇发现人就跑了。
但受伤的蛇就不一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重庆市急救中心的数据,从今年5月至今,已接诊100多例蛇伤患者,最多一天有9名蛇伤患者入院治疗。这些案例里,很多都是因为没处理好跟蛇的遭遇。
你打了蛇但没打死,会发生什么?受伤的蛇失去了逃跑能力,它能怎么办?只能防御性攻击。这时候谁靠近都可能被咬。这不是报复,这是本能反应,就像你被人打了,下意识会挥拳自卫一样。
更危险的是,蛇类品种很多,不同的蛇类脾气不同,习性不同,遭遇人类时,反应自然也不相同。有些蛇本来脾气就暴躁,比如三索颌腔蛇,这货无毒但脾气火爆,正常状态下都可能追着人咬,更别说受伤后了。
所以老人说的"打蛇要打死",其实是避免制造一个危险源。一条健康的蛇会主动避开人,但一条受伤的蛇就成了不定时炸弹,谁碰谁倒霉。
这就像政府处理问题一样,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要彻底解决,留个半死不活的烂摊子,后患无穷。
民间还有句话,"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七分罪,死蛇不埋十分罪"。
前两句咱们理解了,那为啥死蛇还要埋?
这也有道理。毒蛇咬人,一般是出于自卫反击。人一甩,把毒蛇甩掉了,但毒蛇的毒牙往往会断在伤口内。就算蛇死了,毒牙还在,以前农村人喜欢光脚走路,踩到死蛇的毒牙一样会中毒。
我看到有专家介绍,拔了毒牙后,毒腺和导管依然是存在的,这也就意味着毒液依然可以从毒牙被拔掉的地方流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是死蛇,如果毒腺没被破坏,还是有危险的。
这让我想起土耳其和俄罗斯的例子。土耳其埃尔多安为了保增长大举借债,市场判断债务不可持续,民众疯狂抛售里拉,结果土耳其里拉每年贬值超过25%。俄罗斯也是,因为军费问题大规模扩张政府开支,虽然说没印钱,但老百姓不信,结果通胀失控。
看出来了吧,有时候造成伤害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人们的预期和反应。死蛇也是一样,虽然它死了,但只要毒牙毒腺还在,威胁就还在。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遇到蛇到底该怎么办?
专家的建议很明确: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进攻,应原道绕行。千万别学电视剧里的英雄,上去就打。
我查了世卫组织的数据,在亚洲,每年有多达200万人被蛇毒害,而在非洲,每年估计有43.5万至58万起蛇咬伤需要治疗。这可不是小数字。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老一辈的说法都是迷信,这种想法很危险。老人的经验不一定都对,但很多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他们不懂科学原理,但知道怎么做安全。
就像炒股,很多散户不懂K线图,不会看财报,但他们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虽然说不出什么巴菲特理论,但这种土办法往往很管用。
"打蛇要打死"也是这个道理。老人不知道蛇的大脑结构,不懂什么条件反射,但他们知道受伤的蛇危险,死蛇的毒牙也危险。这种经验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
现在城里人很少见蛇,但农村还是经常有。我看到数据,农村劳动者和儿童最易受到伤害。儿童由于体重轻,所受伤害往往比成年人更为严重。所以这事真不能大意。
有意思的是,关于蛇的传说特别多。在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蛇也被古人赋予了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上古神话中第一个以母性光辉出现的女神当然是人首蛇身的女娲。但传说归传说,现实中的蛇就是个冷血动物,没那么多浪漫。
最近还看到个研究,说生活在北美和中美洲部分地区的束带蛇不仅喜欢一起出去玩,而且似乎也有长时间相处的"好朋友"。但这种群居行为也是本能,跟人类的友谊完全不是一回事。
咱们中国人对蛇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害怕,在十二生肖中,蛇不是最凶猛的,可是如果选一个最为可怕的动物,非蛇莫属。另一方面又崇拜,很多地方都有蛇王庙。
这种矛盾其实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复杂情感。我们既想征服自然,又不得不敬畏自然。就像现在的AI,我们既希望它越来越智能,又担心它失控。
回到最初的问题,"打蛇要打死"这话有道理吗?
有道理,而且是大道理。
不是因为蛇会报复,而是因为受伤的蛇确实危险。这就像处理任何危机一样,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要彻底。半吊子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制造更大的麻烦。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打。蛇对人的生活生产也有所帮助。比如老鼠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很大,蛇以鼠为食,就有益民生。人家帮你抓老鼠,你还打人家,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所以说,遇到蛇,最聪明的做法是敬而远之。实在要处理,要么请专业人士,要么就按老话说的,要打就打死,死了还要妥善处理。
这不是迷信,这是几千年来用命换来的生存智慧。
来源:奋发海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