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老人们总爱在白露时节讲一个"粘天"的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突然兴致大发,召来满朝文武,问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世间百味,何者为最?"
一、盐的滋味,帝王的试炼
小时候,老人们总爱在白露时节讲一个"粘天"的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突然兴致大发,召来满朝文武,问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世间百味,何者为最?"
一位老臣躬身答道:"回陛下,天下百味,盐为之本。无盐,则五味皆失其趣。"
皇帝闻言大悦,当即下令:"好!今夜朕要尝尝这'无盐之极味'!"于是御膳房连夜准备了一桌全无盐巴的珍馐。当皇帝夹起一块寡淡的蒸鸡,咬下一口无盐的糕点时,龙颜大变——原来失去盐的菜肴,竟如嚼蜡般难以下咽。
"欺君之罪!"皇帝震怒,次日便将那直言的老臣打入死牢。
二、无盐的惩罚,无味的醒悟
隔日,皇帝又生一念:"既然盐如此重要,那不用盐又会如何?"新旨一下,御膳房所有菜肴皆不许放盐。第一天,皇帝勉强咽下;第二天,连山珍海味都索然无味;到了第三天,皇帝对着满桌佳肴竟摇头叹息。
第四日清晨,皇帝忽然召来新任御厨,喃喃自语:"前日无盐难以下咽,今日无盐食不知味...那个被朕斩首的老臣,说得原是对的..."
三、白露逢辰,49天的承诺
皇帝召集群臣,当众忏悔:"寡人一时糊涂,枉杀忠良。今特立约——自白露逢辰(辰时为上午七至九点)起,进粘(即吃糯米粘食)祭祀直言敢谏之臣。此后四十九日,天下归其精神所系。"
从此,每年白露时节,百姓都会制作糯米粘食(俗称"粘天"),既纪念那位因说真话而丧命的忠臣,也寄托着对公正直言的向往。老人们说,这49天内若天降甘霖而不淫,日照充足而不烈,便是上天对人间正道的回应。
四、从古至今的叩问
如今千年已过,白露时节的"粘天"习俗仍在许多地方流传。但老人故事里那个知错能改的皇帝,与现实中某些面对批评装聋作哑的权力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不再担心食物无盐,却依然渴望话语有"盐"——那些敢于指出问题的真话,那些坚持公平正义的声音。当某些领域出现腐败,当普通人的诉求被漠视,人们纪念"粘天"的传统,何尝不是对"四十九天公正期"的现代投射?
老人们总说,白露的露水最干净,就像人心最初的纯粹。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吃的不仅是糯米粘食,更是在咀嚼一个永恒的命题:一个健康的社会,究竟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守护住说真话的权利?
互动话题:您家乡的白露有什么特殊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那些关于"味道"与"良知"的记忆。
来源:爱玩石头的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