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日于湖南长沙宁乡市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发酵面食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八届“安琪酵母杯”中华发酵面食大赛总决赛上,湖南康源沙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沙田”)带来的“沙田包子”吸引了众人目光,这一从宁乡市沙田乡走出来的湖南老字号,正以其独特的非遗技艺和食品安
在近日于湖南长沙宁乡市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发酵面食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八届“安琪酵母杯”中华发酵面食大赛总决赛上,湖南康源沙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沙田”)带来的“沙田包子”吸引了众人目光,这一从宁乡市沙田乡走出来的湖南老字号,正以其独特的非遗技艺和食品安全理念,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沙田乡在外从事包点行业的人数达1.5万人,占全乡劳动力人口的75%以上,带动周边县市4.5万余人就业。
在传承中创新
“宁乡是‘中国面点师之乡’,宁乡沙田包子制作工艺传承千年,以‘质优味美、祖宗技艺’享誉全国,是中华面点文化的重要代表。”宁乡市副市长杨灿在会上表示。
据介绍,沙田包子历经千年传承,在湖南素有“十家包子铺,八家沙田人”之说。在位于湖南长沙芙蓉中路的一家沙田包子专卖店,记者看到,店内冒着热气的蒸笼整齐地排列着,白色的包子个个晶莹饱满,一股包子特有的麦香和肉香扑鼻而来,橱窗前等候购买包子的顾客已排起长队。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快速把包子装进袋子。一位顾客买到后开心地说:“沙田包子肉多,味道好,吃得放心,我经常来买。”
作为起源于宁乡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田包子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感,在本地乃至湖南省逐渐打响了名气。近年来,随着沙田乡从事包点制作人员“走出去”后的不断推陈出新,这一传统美食不仅守护了文化的根脉,也在现代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沙田包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因沙田乡地处长沙西南,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这里自古便有制作包子的传统。当地包子师傅世代相传,遵循古法,选用优质面粉和新鲜馅料,注重发酵的温度和时间,成就了沙田包子面有劲、包有形、馅有汁的独特口感。
沙田包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康源沙田董事长吴达求告诉记者,他14岁就跟随父辈学手艺做包子,从事面点制作已有30多个年头。他介绍,沙田包子的味道源自宁乡这片土地的自然馈赠和匠人的细心呵护,它承载着宁乡人勤劳淳朴的特质以及浓厚的乡愁与匠心精神。吴达求见证了一代沙田面点师傅们从养家糊口到传承创新的过程。“沙田包子符合华中地区人们对面点‘既要劲道也要松软’的要求,这让它赢得了广阔的销售市场。”
确保品质稳定
沙田包子更注重原料的本土化和制作的标准化。用料方面,沙田包子坚持使用宁乡花猪肉,以传统酒酿发酵,确保馅料新鲜、肥瘦适宜;制作方面,每个包子都要经过3个步骤、9道工序,做到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让沙田包子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吴达求认为,传承非遗绝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让传统工艺焕发现代生机,才能让沙田包子真正一代一代传下去,在全国包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宁乡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宁乡为沙田包子建立了稳定的面点标准化生产基地,拓展了沙田乡原材料集中采购与加工业发展,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助推了沙田包子产业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收入。宁乡沙田包子,这一承载着厚重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美食,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餐桌佳肴,而成为宁乡市乃至湖南省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目前正在申报中华老字号。”
当前,宁乡在全国已有超300家沙田包子品牌门店,面点技艺人才超万人。
宁乡市委、市政府,沙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合相关企业进行沙田包子的品牌打造,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引入现代化生产线,整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源,实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将传统工艺与先进设备深度融合,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传统标准。这让沙田包子的产能大幅提升,更确保了产品的口感和品质稳定。
“沙田包子每天凌晨制作、当天配送,确保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包子。”吴达求告诉记者,“我们利用现代化的生产线和品质检测设备,制作过程确保包子皮筋道细腻、馅料鲜美多汁。同时,坚持使用原生态食材,做到健康、安全、绿色,消费者吃到的是‘安心包子’。”这种严苛的品质追求,以及初心为引领、匠心为灵魂、民心为责任、人心做支撑的“四心”坚守,为沙田包子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口碑和信赖。
“要让沙田包子有根可寻。”吴达求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沙田包子做文章,规划建设美食街区和体验工坊,推动文旅融合,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必须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喜欢沙田包子。”沙田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可通过参与湖南及全国各类美食节、非遗展览,讲述沙田包子的故事,传播它的文化价值。同时,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和沙田人开的线下门店,将沙田包子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把品牌资源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资源。
(欧阳军 蔡畅 黄萍)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