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地电气:“产改”赋能 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4:47 1

摘要: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2年,秉承“成为全球车用连接系统的引领着”的企业愿景,专业从事整车电气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汽车连接系统。公司在江苏南通、江苏徐州、北京怀柔、山东潍坊、广西柳州、安徽芜湖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其中四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

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2年,秉承“成为全球车用连接系统的引领着”的企业愿景,专业从事整车电气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汽车连接系统。公司在江苏南通、江苏徐州、北京怀柔、山东潍坊、广西柳州、安徽芜湖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其中四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商用车电线束行业领军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电路分委会理事长单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照片

公司与北汽研究院、福田研究院、潍柴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提供客户从原理设计、三维设计、电子电气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到产品过程开发设计,囊括了正向开发、逆向开发等研发业务。目前车用系列产品已呈多样化、精细化发展,为汽车电控与连接系统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

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的产改工作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和支持,大地电气现有党员13名,入党积极分子20名,通过铸匠计划常态化开展劳模先锋服务,劳模工匠进校园,公司内部劳模交流活动,在公司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尊重工匠,争做工匠,培厚公司层面的匠心土壤,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氛围,让职工建立职业自信,争当工匠,匠心所承,产业所承……另外还开展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双培双推,公司的省劳模叶建峰、以及区劳模李玉蕾也是通过工匠评选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的。公司上下都充分感受到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备选人选

在21年特殊时期,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迫在眉睫,面对一线员工短缺的问题,企业党支部发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号召,行政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主动到生产一线顶岗,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领下,公司掀起了热火朝天的“保产运动”,每天12小时不停歇支援车间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的需求,也成为辖区数据率先转正的企业,这得益于党员模范带领下,每一个职工勇挑重担、敢于挑战的担当精神。

建立产改提升体系,多方位提升产改效果

产改提升体系即“重点双提升”体系,公司注重人才和科技双向提升,联动运转,也就是说通过一线人才、技术人才带动技术的提升从而实现产品的提升, 聚焦产业工人素能提升这一重点,着力打造“培训、创新、晋升”三大平台,从而实现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两大提升,也就是“123工作法”:即人才、技术和产品相互咬合,联动运转,通过一线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提升带动技术提升,从而推动产品提升,产品的提升有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反作用于人才队伍的提升,形成一个提升闭环。大地电气聚焦产业工人素能提升这一重点,着力打造“培训、创新、晋升”三大平台,实现产品结构和技术管理的两大提升。

生产车间

为技术人才打通晋升平台通道,按照技术通道(产品工程师-产品主管-驻外产品经理-技术部长-技术副主任-技术主任)和一线两级管理通道(一般操作工-技术工-多元操作工-实操培训师-内训师-一线管理者)、(一线管理-中层管理-高层管理)的岗位职级序列明确管理、技术、技能职级图谱,实行岗位晋升评审申报制度、岗位职级与薪资分配匹配制度,激发职工创新创优动能。让产业工人在岗位上有看得见和能实现的路径。

注重培养产线多技能、科室多技能人才,鼓励员工在原岗位之外,学习多技能,多技能也相应的会有技能津贴;在岗位练兵上特色做法是三师制,实行一岗三师制,一是内训师,进行实操指导,内部培训,二是身边的培训师,随时进行工作技巧交流,帮助技能提升,工作标准掌握,三是专业导师,利用研究院导师力量给予专业技术指导。

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营造职工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该公司的劳模创新苑,大地电气共有各级劳模5名,其中2名劳模都是技术领衔人 ,在共同开展工作,所以成立了劳模创新苑。公司的产改目标是“一重点双提升”聚焦产业工人素能提升这一重点,实现人才和产品的双提升,为此公司着力打造“培训、创新、晋升”三大平台,劳模创新苑就是其最重要的创新平台。

技能大赛

技术创新人才是核心,劳模创新苑是与集团的工程技术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技术中心中的核心,由公司两名技术省劳模还有一线工匠劳模带领的科研人才和多技能一线工匠,形成的“高精尖”人才队伍体系,公司充分发挥劳模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优师带徒,导师项目组,多元激励(多岗位技能津贴、项目工资)来优化技术创新培养体系的运转,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激励,涵盖了科技创新、项目创新等一些列的激励机制。

公司坚持从班组、职工、劳模三个层面开展三类创新行动,着力营造“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浓厚氛围。除劳模创新苑以外,还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效能评比、星级班组评比,凝聚班组小团体,增强班组创新能力,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集团每月每季度每年都进行各类岗位创新的征集和评比,鼓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岗位创新,所有职工参与即有奖,提案最高奖项给予高达一万的奖励,2022年126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582条,其中69个建议为企业年降低成本300万元。

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将产改效果落到实处

智能生产线

智能化生产车间是产改延伸到一线的具体体现。

该公司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全社会都在关注“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但是不管技术怎么先进,制造业仍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产品的水平体现技术的价值。通过产改建设,让车间不仅仅是车间,而是通过生产智能化、创新常态化、管理集成化,让一线智能车间成为的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创新创业的平台,工匠型产业工人的基地。在具体实施产改项目中过思想引领、闭环培养、平台搭建、机制激励、权益保障“五项协同”工作模式,促进产业工人整体素能和技术水平提升。

以企业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一环,围绕员工生活、医疗、娱乐、人文关怀等方面,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的团队氛围,进一步增强员工的满意度与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通讯员:袁海春 顾伟 仇晓庆

来源:江苏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