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变部位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触感粗糙,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十年不等,与糖尿病、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发生在口腔的黏膜白斑还与吸烟、牙列不正有关,发生在外阴的黏膜白斑还与阴道分泌物长期刺激有关。
#名院名医##癌前病变就是癌吗?#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任何一种癌症的发生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长期演变的过程,大致过程可为正常组织、癌前病变、浸润性肿瘤(即癌症)。
其中,癌前病变是癌症出现前的一种疾病形态,仍属于良性病变,只要在这个阶段加以干预,就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5种常见的癌前病变。
黏膜白斑是指发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好发于口腔和外阴,黏膜上皮表层过度角化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变部位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触感粗糙,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十年不等,与糖尿病、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发生在口腔的黏膜白斑还与吸烟、牙列不正有关,发生在外阴的黏膜白斑还与阴道分泌物长期刺激有关。
多数白斑对人体无害,在去除病因、保持口腔及外阴卫生、戒烟戒酒、改善营养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后,多数黏膜白斑可以消失,仅少数会恶变。
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只有萎缩性胃炎才属于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唯一手段。
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可促使病情发展,最终演变成为胃癌。因此,一旦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检测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如发现感染,应及时规范治疗;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胃镜筛查。
消化道黏膜存在许多腺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腺体可出现增生,形成腺瘤样息肉隆起。研究发现,80%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
多发性腺瘤样息肉主要发生于胃肠道黏膜,结肠更常见,表现为大小、数量不等的有蒂或无蒂的息肉。它不同于普通炎症性息肉,具有癌变可能,发现后应尽早切除,并追踪观察。
数目少、较局限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多,且散在分布于肠管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段,可以进行该段肠管的切除。息肉切除后应每隔6~12月复查胃肠镜。
肝硬化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大量饮酒、血吸虫病、工业毒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等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研究发现,约70%的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发展而来,形成了我们常说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肝脏病变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即使经过规范治疗,疾病也无法逆转,更无法治愈,因此,我们应该把关注点前移到如何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如减少饮酒或不饮酒,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油高脂食物摄入;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及时注射肝炎疫苗,避免病毒传播的高危行为和早期筛查。
宫颈糜烂是妇科检查常见的一个体征,按照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宫颈糜烂并不是宫颈真正发生了溃疡或糜烂,大部分只是正常的生理改变,多见于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妇女、长期服用避孕药物以及妊娠期妇女。
因此,如没有症状,宫颈糜烂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平时要注意经期卫生、性行为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妇科疾病时及时治疗;每3~5年或遵医嘱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等相关防癌筛查。
少部分重度宫颈糜烂在长期慢性炎症、HPV持续感染的刺激下,可进一步发生非典型增生。如果出现反复下腹痛或腰背部下坠痛、白带增多(尤其是粘稠状、脓性或带有血丝)、异常阴道流血、性交后出血等表现,要及时就医,排除宫颈癌可能。
来源:名院名医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