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纳粹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首都危在旦夕。政府机构曾拟秘密撤离计划,恐慌蔓延全城。然而,在至暗时刻,一场震惊世界的壮举却在敌人眼皮底下上演---斯大林力排众议,决定在11月7日举行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日红场阅兵。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敌人的有力震慑,更是
1941年纳粹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首都危在旦夕。政府机构曾拟秘密撤离计划,恐慌蔓延全城。然而,在至暗时刻,一场震惊世界的壮举却在敌人眼皮底下上演---斯大林力排众议,决定在11月7日举行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日红场阅兵。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敌人的有力震慑,更是苏联人民不屈精神的象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晚,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将首次运用前沿AIGC技术,带您穿越时空,亲历这场“从红场走向战场”的传奇时刻!
AIGC穿越风雪中的红场
亲历“绝境中的盛典”
漫天风雪中,置身于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清晨举行的红场阅兵。刺骨的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脚下是冰封的鹅卵石地面。周围,是同样在严寒中翘首以盼的莫斯科市民,他们裹着厚厚的棉衣,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
从现场带回这张泛黄的纸片,上方清晰地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这张印有编号、姓名、签发单位及日期的入场券,是如何被送到市民手中的?这张票背后又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
古董大炮轰鸣红场
绝密档案呈现莫斯科险境
1941年11月6日深夜,在莫斯科附近一座被遗忘已久的军械库,这些来自“奥恰科夫和征服克里木时代”的古董火炮,生产于1787年至1791年。它们本该静静陈列在博物馆,但此刻,这些焕然一新的青铜大炮将被调至哪里?莫斯科此时又到底经历了什么?需要让这些老古董再次现身呢?
1941年10月15日,克里姆林宫内,最高统帅斯大林刚刚签署了《国防委员会关于撤离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决定》这一草案。我们《档案》栏目组还十分难得的找到了他当时亲笔拟定的撤离令的草稿,可以从中看出斯大林的字迹非常地潦草,或许透露着他内心的挣扎。
10天仓促准备,1小时悲壮亮相
受阅苏军将士直接开赴前线,阻击纳粹铁蹄
1941年11月7日8点整,莫斯科红场阅兵正式开始。伴随着《国际歌》和《革命进行曲》铿锵有力的音乐,坦克部队、炮兵部队、步兵部队等方阵在红场上徐徐前进。此次阅兵共由28467名苏军官兵组成,参与阅兵的方阵包括步兵、海军、防空炮手、炮兵、骑兵、机枪手和迫击炮手。
不仅如此,斯大林更是为保卫莫斯科准备了一支神秘的王牌劲旅。这是一支来自严寒地带的西伯利亚师。这支队伍原本一直驻守在远东地区,以防备日本的侵略。
此外,还有一些刚从前线战场回来的士兵,他们步伐混乱,手里握的步枪,混杂着卡宾枪和冲锋枪。这些勇敢可爱的人们,在走过红场后将直接奔赴前线,与德军决一死战!
今日21:05,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的《档案》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来源:brtv微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