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每日都给父亲喂一种“美食”,却让其父连连求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4:13 2

摘要: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留下了各自传奇故事。有人喜欢唐朝的繁华,有人喜欢宋朝的文化,大家喜欢的都不一样,但都各有其特点。今天我们说的朝代是汉朝,汉高祖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开国皇帝,他不仅推翻了秦朝,还任用贤才,将汉朝的昌盛推向了高峰。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留下了各自传奇故事。有人喜欢唐朝的繁华,有人喜欢宋朝的文化,大家喜欢的都不一样,但都各有其特点。今天我们说的朝代是汉朝,汉高祖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开国皇帝,他不仅推翻了秦朝,还任用贤才,将汉朝的昌盛推向了高峰。

据历史记载,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推翻秦朝,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君主,他擅长收纳贤才,能够号召很多忠义之士为他卖命。此外,他还十分重情重义,在一统江山后,他没有忘恩负义,而是将曾经追随自己的兄弟都封为诸侯,有140个。由此可见,有福同享是他的人生标签。

我们都知道,刘邦小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好孩子,他出生于乡野,可以说既好吃懒做,又爱混爱玩。虽然在乡野长大,他也不会种地,只会逃学,也就是说身上连一技之长都没有。因此,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他结交的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

没了“之乎者也”折磨的刘邦十分自由,可奈何他的教书先生是一个负责又严格的人,他的老师便经常到他家里去告状。刘邦真是厌烦极了,他特别讨厌这样的做法,于是变得更叛逆了。他的父亲和老师看到他这种做派后,一致认为他以后没什么出息,可以说是永无出头之日。但刘邦心里是不服气的,他想着有一天证明给父亲看自己不是那种人。

而刘邦建立了汉朝后,他在庆功宴上当着众人的面问自己的父亲,他跟自己的两个哥哥比,才能算怎样?很明显,刘邦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轻视自己的事情。刘太公心里也明白,纵然说不出什么,但看着周围的人都在溜须拍马,只能是一言不发

此外,刘太公以前在刘邦小时候还偷偷煮饺子吃。我们都知道刘邦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很好,饺子可以说是不能经常吃的食物。而刘太公不但自己偷偷煮饺子,还不给他和兄弟,甚至连他的母亲都没有吃到。正是刘太公偷吃饺子的一幕被游荡回家的他记在了脑中,便有了后来这件事。

刘邦在登基后,为了报复曾经偷吃饺子的父亲,他让御厨每天都只给刘太公准备饺子,其他的食物一概不给。日复一日,每天都吃饺子的刘太公也发现了不对,他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无奈便去刘邦面前求饶了,刘邦后来就给他换了其他的食物,不再只给他准备饺子了。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刘邦因为一盘饺子能这么对自己的父亲,真是不孝。但仔细想想,从小就没有父亲关怀的刘邦,只能过着游荡在外的生活。自己的父亲还那么自私,这让一个小孩子怎能有安全感呢?所以刘邦的心里也是很脆弱的,并不是那么冷漠无情。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跟他的父亲有关。刚才我们提到过,小时候的刘邦不仅好吃懒做,还游手好闲,所以在家里不怎么受待见。因为他的父亲不愿意给他做饭吃,刘邦只好去自己的哥哥家蹭饭。刘邦的哥哥对他挺不错的,他每次来蹭饭都不嫌弃他,而且还十分高兴。不过,他哥哥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多好,而且每次他来了之后也是大吃大喝,不加收敛,所以他嫂子就有些不愿意了。

也许是一个人在这里大吃大喝没什么,可偏偏刘邦还带着自己的狐朋狗友一起来家里蹭饭,这让哥哥嫂子很头疼。刘邦的哥哥去世后,刘邦还是去嫂子那里蹭饭。有一次,刘邦的嫂子远远就看见刘邦带着朋友来家里蹭饭了,她便赶紧跑进厨房里,使劲用勺子刮锅底。刘邦听到这个声音后,以为嫂子吃完了饭,便让大家回去了。可刘邦走近一看,发现桌子上还摆着刚做好的饭菜。从此以后,刘邦再也没有去蹭饭

他称帝后,给嫂子的孩子封了个羮咭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词的意思,“羮咭”的意思就是用勺子刮锅底。所以由此可见,刘邦还将曾经的事情记在心里,以侄子的封号来讽刺嫂子当年做的事情,其实还是有些小心眼的。虽然嫂子当时比较抠门,但是大家家庭条件都不好,没必要一直记到现在,还连累自己的侄子

来源:古来今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