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16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是不是快不行了?”
刚刚被确诊癌症的张阿姨,眼睛红肿,语气颤抖,坐在诊室里止不住地哭。
医生翻了翻她的检查报告,语气平稳但坚定地说:
“张阿姨,您得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治愈率非常高,根本不用这么紧张。”
很多人一听到“癌”字,仿佛一下子判了死刑。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癌症都意味着人生走到了尽头。有些癌症,发现得早、治疗得当,完全可以像慢性病一样长期控制,甚至彻底治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4种确诊后不必恐慌的癌症类型,以及为什么它们“虽然是癌,却不那么可怕”。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种之一,尤其在女性中非常常见。但你可能想不到,它的死亡率却极低。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甲状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远高于多数实体瘤。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乳头状癌,占比超过八成,被称为“惰性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治疗效果好。
更有意思的是,某些非常小的甲状腺癌(直径<1cm),医生甚至不建议立即手术,而是采用“主动监测”,定期复查,观察其是否有变化。
这在医学上叫做“非手术治疗策略”,已经被写入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的《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也就是说,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只要定期检查,连动刀都不需要。
当然,是否手术、如何治疗,还是要听专业医生的评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甲状腺癌虽名为癌,其实是“最温和”的一种。
“我爸年纪大了,怎么还能得癌?”小李接到医院电话时,脑袋“嗡”的一下,以为父亲命不久矣。
医生却告诉他:“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中非常常见,很多人带着这个病活到80岁、90岁。”
根据《前列腺癌中国指南(2022年版)》的数据,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84%,在所有男性癌症中治疗效果算是非常好的。
尤其是早期前列腺癌,很多患者在体检中才被发现,甚至根本没有明显症状。对于这类低风险患者,国际上普遍推荐“积极监测”,也就是定期检查PSA、影像学、活检,而不是马上治疗。
而对于需要治疗的中晚期患者,也有多种成熟方案:
荷尔蒙治疗(内分泌治疗)
放射治疗
微创手术(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副作用可控,恢复期短,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前列腺癌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更像是一种“可控慢病”,而不是绝症。
在血液系统肿瘤中,霍奇金淋巴瘤可以说是“最有希望”的一种。
它的名字听起来陌生又吓人,但其实,这种癌症的治愈率非常高。
肿瘤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霍奇金淋巴瘤的整体5年生存率超过87%,如果是早中期,治愈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
治疗上,标准化疗方案(如ABVD)已经非常成熟,部分患者还会配合局部放疗。绝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消失,甚至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如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手段,也为那些治疗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或身边人被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请记住一句话:
这不是绝症,而是“可以治愈的癌症”。
“医生,我这脸上的东西是不是皮肤癌?”
“是的,是基底细胞癌。”
听到“癌”的那一刻,很多患者吓得脸都白了。但医生接下来说的话,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这种癌,动个小手术就能解决,治愈率几乎100%。”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时间暴晒的人群。它的特点是:生长慢、局限性强、几乎不转移。
治疗手段也非常简单:
局部手术切除
冷冻治疗
激光或光动力治疗
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几乎都能痊愈,复发率也低。所以,别被“皮肤癌”这三个字吓到,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有惊无险”。
这些癌症的共同点是“生长速度慢”、“转移风险小”,不会像胰腺癌、肝癌等那样迅速扩散,给医生和患者留下了充足的治疗窗口。
不论是甲状腺癌的手术,还是前列腺癌的放疗、内分泌治疗,亦或是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这些癌种都已经有了明确的治疗路径和成功经验。
体检、影像学检查、血液指标等手段的普及,让这些癌症在早期阶段就能被发现,大大提高了生存率和治愈率。
很多人确诊癌症后,第一反应是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慌,恨不得马上写遗嘱。
但你知道吗?情绪崩溃是治疗路上的最大障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在患者心理干预指南中明确指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是提升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所以,确诊后请记住三句话:
不是所有癌症都要“谈癌色变”
治疗要听专业医生,不信偏方、不慌不乱
心态决定成败,越冷静,越容易赢
最后总结一句话:有些癌症,其实真的没那么可怕。
它们“名字吓人”,但“脾气温和”;它们“确诊是癌”,但“治疗有效”;只要我们科学认识、规范治疗、积极配合,就能把它们牢牢按住。
别被“癌”字吓倒,有些癌,其实你能赢!
权威参考文献: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年版)》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邵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