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0日,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各界人士在清明节祭扫柳青墓的仪式上,以文学的形式(代祭文)纪念柳青。
编者按:2025年3月30日,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各界人士在清明节祭扫柳青墓的仪式上,以文学的形式(代祭文)纪念柳青。
先生,我还想听你述说——2025清明祭柳青
作者:董颖夫
年年清明,
岁岁清明,
轻轻地走进这静穆的墓园,
先生,
我们来看你来了!
在这个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季节,
在这个麦苗拔节,万木吐绿的时节,
怀着一个后生的虔诚,
我们,来看你来了………
我觉得,
这不是墓园,
应当是蛤蟆滩上一个农家院落。
你在那棵百年老槐下坐着,
面前摆着一张老式的方桌……
先生,让我为你捧上一杯清茶吧!
饮一杯清茶,
先生,我还想请你指教、听你述说……
这不是梦呓,不是幻觉,
人活百岁,
早已不是传说!
你说过,
文学是六十年为一个单元,那年,
你年仅六十二岁,
壮志未酬,
你怎肯对苦恋半生的文学,拂袖而去,
挥手作别?
何况,
那部创业者的“史记”还散发着你滚烫的体温,
温暖着在板结中苏醒的土地,
和破冰解冻后正在消融的江河。
也测检着这块土地的脉动,
辩析着耕耘者生命的原色,
和风动云移中的阴晴圆缺……
为此,你在这荒僻的神禾原上“蹲了”一十四年!
14年啊,
有谁会不为前路而反复琢磨?
但是你没有!
在庙堂与荒野间,
你毅然地选择了走向荒野。
与那些视土地为命根子的父老乡亲日夜厮跟着,
看他们耕翻,
帮他们撒播,
一只烟锅、在传递中烟火明灭……
这一切,
巍巍秦岭山都看在眼里了,
一位人民作家的风操融入了苍松翠柏!
蛤蟆滩皇甫村神禾原的乡亲们理解了:
《创业史》不是村史、不是稗闻,
先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趟水而过,
为这个民族的前程“上下求索”!
但是先生,
你的故事没有讲完,
就像一垄地不会只有一季收割,
就像一棵树不会只有一年挂果。
就像一条河不会永远静静流淌,
就像一个人不会一生永远正确!
先生,如果活着,
你一定还会有话要说!
可惜你没躲过那场风暴,多大的树也在它的面前轰然夭折!
那天,
少年的我看到你从长街经过,
高贵的头颅被暴戾者摁进了鼓噪的“囚车”……
先生,
那一刻我没有为你流泪,
不是少不更事,
而是灵魂走失后的怯弱!
多么想与你对面而坐,
为你沏茶,
然后虔恭地,
听一位百岁老人睿智的述说!
关于人生关于历史关于文学关于生活……
关于这一百多年的花谢花飞,
一百多年的潮涨潮落!
可我又不得不直面这残酷的现实:
这里是墓园,
我是在你的墓前站着……
六十二年的苦恋,
四十七年的诀别,
先生,
你的生命属于神圣的文学!
是的,
“文学依然神圣”,
即使遭遇不测,
她也是这纷繁世界的生命底色!
于是,
我在热风中向你深深地致敬:
火把在前,
追索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2025年3月30日
来源:呆小石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