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在江南水乡的秀州境内,有一处名为清溪村的地方,背靠青山,面朝碧水,是个鱼米之乡。村中不过百来户人家,多以打渔、种田为生,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大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在江南水乡的秀州境内,有一处名为清溪村的地方,背靠青山,面朝碧水,是个鱼米之乡。村中不过百来户人家,多以打渔、种田为生,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村东头住着个叫李老实的渔夫,年近四十才得一子,取名李顺。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聪颖过人,七岁便能吟诗作对,被村里人视为神童。李老实夫妇爱若珍宝,省吃俭用送他到邻村私塾读书,盼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这年端午前夕,李顺放学回家,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见几个孩童正围着一只硕大的乌龟嬉戏。那龟壳乌黑发亮,足有磨盘大小,看上去年岁不小。孩子们用树枝戳它,拿石子扔它,乌龟缩着头一动不动,似是死了。
李顺心生怜悯,上前劝阻道:“诸位弟弟,这乌龟活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何必折磨它?不如放它回河里去吧。”
一个胖墩墩的男孩嚷道:“顺哥儿,这老王八是我们从河里捞上来的,我爹说龟肉大补,正要拿回家炖汤呢!”
李顺摸了摸口袋,掏出几文铜钱——那是母亲给他买笔墨的。他犹豫片刻,还是递了出去:“这些钱给你们买糖吃,把乌龟给我吧。”
孩子们见了钱,欢天喜地地接了,一哄而散。
李顺蹲下身来,仔细查看那乌龟。只见它壳上布满奇异纹路,中间一道深深的裂痕,似是受过重创。乌龟忽然微微探出头来,眼中竟似有泪光闪烁。李顺吃了一惊,心想这龟莫非通人性?
“龟兄啊龟兄,今日你遇上我,也是缘分。我这就送你回家。”李顺说着,费力地抱起大龟,一步步走向村外的小河。
河水潺潺,夕阳西下。李顺将乌龟轻轻放入水中,那龟却不立即游走,反而回头望了他三次,方才缓缓沉入水底。
“奇哉!”李顺喃喃自语,眼看天色已晚,急忙往家赶去。
到家后,李顺将此事告知父母。李老实叹气道:“儿啊,你心善是好事,只是那几文钱是你娘攒了许久才有的...”
李顺低头道:“爹,娘,我看那乌龟颇有灵性,实在不忍它遭烹煮之祸。日后我多帮家里干活,定将钱挣回来。”
母亲王氏摸摸他的头:“罢了罢了,我儿心存善念,是好事。快吃饭吧。”
当夜,李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位黑衣老者向他鞠躬致谢:“承蒙公子相救,老朽感激不尽。三日之后,村中将有洪水之灾,请公子切记:端午日午时,见村口石狮眼睛变红,速往南山高处躲避,切勿回头!”说罢,老者化作巨龟,潜入深渊。
李顺惊醒,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他心中疑惑,但想到读书人不应迷信怪力乱神,便将梦境埋在心底。
次日清晨,李顺如常去私塾读书。路过村口时,特意看了看那对石狮——青面獠牙,屹立村口已有百年,眼中长满青苔,并无异样。
端午前日,私塾放假。李顺帮父亲修补渔网,母亲则准备粽子和雄黄酒。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全然不觉灾祸将至。
端午日一早,天色阴沉。李顺心中不安,借故到村口转了转,石狮依旧如故。午时将近,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压顶。李顺放心不下,又跑到村口查看。
这一看不得了!石狮双眼不知为何竟变得血红,仿佛滴出血来!
李顺大惊失色,梦中之言竟成真了!他慌忙奔跑回家,气喘吁吁地对父母喊道:“爹!娘!快收拾东西,发大水了!快往南山跑!”
李老实正在饮酒,笑道:“傻孩子,青天白日的,发什么大水?你看这端午雨还没下呢。”
王氏也道:“顺儿是不是读书太用功,糊涂了?”
李顺急得直跺脚:“爹!娘!你们信我一次!村口石狮眼睛变红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正当此时,远处传来隆隆巨响,如万马奔腾。李家三口跑出门外,只见远处河堤决口,滔天巨浪排山倒海般向村子涌来!
“天啊!”李老实惊呼一声,拉起妻儿就跑。
村民们也发觉危险,哭喊着四处奔逃。李顺边跑边喊:“往南山跑!往高处跑!”
洪水来得极快,转眼已淹过半村。李家人拼命奔跑,刚至山脚,洪水已追至身后。李顺忽然想起梦中告诫“切勿回头”,硬是忍住不回看。
然而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惨叫。母亲王氏脚下一滑,跌倒在地!李老实急忙回身搀扶,一个浪头打来,老两口顿时被洪水卷走!
“爹!娘!”李顺心如刀绞,几乎要回头相救,但想起梦中告诫,强忍悲痛继续向山上跑。直到高处安全地带,他才转身回望——整个清溪村已沦为汪洋,水面上漂浮着家具、木材,还有不少村民在水中挣扎。
“爹!娘!”李顺跪在地上,痛哭失声。
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次日天明,洪水渐退,清溪村已成废墟。幸存村民不足半数,聚在南山顶上,哀嚎遍野。
李顺失去了所有亲人,心如死灰。他帮着村民们寻找失散的亲人,搭建临时窝棚,一连三日不曾合眼。
第四日深夜,李顺独自坐在父母遇难处发呆,忽见河中升起一团青光。仔细看去,竟是那日所救的大龟浮出水面,口中衔着一颗明珠,缓缓游至岸边。
巨龟开口道:“恩公莫悲,你父母尚有救。”
李顺又惊又喜,忙问:“龟仙若能救我父母,李顺愿做牛马相报!”
巨龟道:“我非仙类,乃是修炼千年的河龟。那日遭仇家暗算,被打回原形,搁浅岸边,幸得恩公相救。今日特来报恩。”
它继续道:“恩公父母魂魄已被河伯收去,三日后将转世投胎。若欲救之,需往东海蓬莱求取还魂草。然此行凶险异常,恩公可愿往?”
李顺毫不犹豫:“纵是刀山火海,我也要救回父母!”
巨龟点头:“既然如此,请恩公服下此珠,可避水厄。明日此时,我再来带恩公上路。”说罢吐出明珠,沉入水中。
李拾起明珠,只见它晶莹剔透,泛着淡淡青光。他依言吞下,顿觉一股暖流遍布全身,疲惫尽消。
次日,李顺将幸存村民安顿妥当,推说自己要外出游学。村民们凑了些盘缠干粮送他,叮嘱早日归来。
夜幕降临,李顺来到河边。巨龟已然等候多时,背上还负着一个革囊。
“恩公请上背来。此去东海路途遥远,老朽虽修行千年,仍需日夜兼程。这革囊中有避水符和干粮,请恩公收好。”
李顺跨上龟背,只觉稳如平地。巨龟驶入河中,越游越快,最后竟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
一路上,巨龟向李顺讲述了许多江湖奇闻。原来这世间不仅有凡人,还有修仙炼道之士、山精水怪之属。巨龟自称玄圭,已修炼千年,本可化形成仙,却因百年前一场劫数而功亏一篑。
“何种劫数?”李顺好奇问道。
玄圭叹道:“百年前,我因一时贪念,偷吃了洞庭龙君的灵芝仙草,被龙君追杀。虽侥幸逃脱,却伤了本源,每逢甲子必遭天雷轰击。上月正是我的劫期,仇家趁机暗算,将我打回原形。若非恩公相救,早已成为他人腹中餐了。”
李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一人一龟昼夜兼程,沿江河直下东海。途中历经风雨,见过水上集市,遇过巡河夜叉,都被玄圭巧妙避开。李顺大开眼界,始知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七日后,终于抵达东海之滨。但见碧波万顷,无边无际,海天一线处有仙山隐现,想必就是蓬莱。
玄圭道:“恩公,蓬莱仙岛虽有还魂草,但守备森严,有仙童看守。老朽因与龙君有隙,不便近前。这里有三道灵符,或可助恩公一臂之力。”
它解释道:“黄符可隐身一个时辰;红符可召唤风雨;黑符最是厉害,能暂时定住仙灵。但切记,黑符效力只有一炷香时间,过时不成,速速撤离。”
李顺接过灵符,问道:“我该如何寻找还魂草?”
玄圭道:“登岛后向西行三里,见一七彩珊瑚树,转向北行五里,有一白玉泉,还魂草就生长在泉边,叶呈七色,夜间会发光。取得仙草后,立即返回,切勿耽搁!”
李顺牢记在心,服下避水珠,跃入海中。果然如在平地,呼吸自如。他朝着蓬莱仙岛游去,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踏上岛岸。
仙岛上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随处可见,云雾缭绕中亭台楼阁若隐若现,果真仙境一般。李顺不敢怠慢,依照玄圭指示向西而行。
行约三里,果然见一株七色珊瑚树,光华流转。转向北行五里,听到潺潺水声,一眼白玉泉映入眼帘。泉边生长着几株奇异花草,叶片呈现出七种颜色,在略显昏暗的环境下散发着柔和光芒。
“还魂草!”李顺大喜,正欲上前采摘,忽然一声清喝传来:“何方凡人,敢闯蓬莱仙岛!”
两名仙童从天而降,一个手持宝剑,一个握着玉瓶,拦在泉前。
李顺忙躬身道:“二位仙童请了。在下李顺,因父母遭难,特来求取还魂草救命,望仙童慈悲。”
持剑仙童冷笑道:“蓬莱仙草,岂是凡人可觊觎的?速速离去,饶你不死!”
握瓶仙童则道:“看你一片孝心,若肯即刻离开,我可送你延年益寿的仙丹。”
李顺跪地恳求:“父母生养之恩重于泰山,若非救回二老,李顺独活何益?求仙童成全!”
二童不为所动:“再不走,休怪无情!”
李顺见软求无用,只得悄悄取出黑色灵符,心中默念:“玄圭先生,助我成功!”说罢将灵符掷向二童。
灵符化作一道黑光,笼罩住二童。他们顿时如泥塑木雕,动弹不得,只有眼珠还能转动,露出惊讶之色。
李顺急忙叩首:“得罪了!”随即奔至泉边,小心采下一株还魂草,用早已准备好的玉盒装好——这是离村时一位老郎中赠送的,说是可保药性不失。
取得仙草,李顺不敢停留,转身便走。行至半路,忽听身后风声大作,回头一看,一位白衣仙子驾云而来,气势非凡。
“大胆凡人,竟敢定我仙童,盗我仙草!”仙子怒斥道,手中拂尘一甩,万千银丝向李顺袭来。
李顺慌忙取出红色灵符抛出。顿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试图阻挠仙子。然而仙子道行高深,不惧风雨,继续追来。
眼看就要被追上,李顺急中生智,取出最后一道黄色灵符往身上一拍,顿时隐去身形。
仙子失去目标,在空中盘旋片刻,只好悻悻而归。
李顺不敢解除隐身,一路奔回岸边。玄圭早已等候多时,急忙载他离开。
直到远离蓬莱,李顺才现出身形,将经历告知玄圭。
玄圭听后叹道:“恩公真是吉人天相!那白衣仙子应是蓬莱守岛仙女,道行极高。若非恩公机智,今日恐怕难逃此劫。”
归途顺流,快了许多。五日后,他们回到清溪村。洪水已退,村民们正在重建家园。见李顺归来,纷纷前来问候。
当夜子时,玄圭带着李顺来到父母遇难处。千年龟精取出还魂草,念动咒语。仙草发出七色光芒,照得河面如同白昼。
不久,两道虚影从水中升起,依稀是李老实夫妇的模样。
“爹!娘!”李顺泣不成声。
玄圭道:“恩公快将父母遗体找到,在黎明前将还魂草置于胸前,便可还魂。”
李顺忙问村民借来渔船,在玄圭指引下,果然在下游芦苇荡中找到父母遗体。奇怪的是,遗体完好无损,面色如生,想必是玄圭暗中施法保护。
李顺依言将还魂草置于父母胸前。仙草化作七彩流光,融入遗体心中。片刻之后,李老实夫妇胸口开始起伏,渐渐有了呼吸!
“顺儿...”母亲王氏缓缓睁开眼,虚弱地呼唤。
李老实也苏醒过来,迷茫地看着四周:“我们这是...”
李喜极而泣,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对玄圭千恩万谢。
玄圭道:“恩公孝心感天动地,方有此圆满结局。如今事了,老朽也该回去了。”
李顺不舍道:“先生大恩,李顺无以为报。可否留下让在下一尽孝心?”
玄圭摇头:“你我缘分已尽,强求无益。唯愿恩公牢记:善有善报,天道循环。日后好生孝敬父母,造福乡里,便是对老朽最好的回报。”
说罢,巨龟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李顺朝着河面拜了三拜,携父母返回家中。
自此,李顺一家更加和睦。李顺苦读三年,高中进士,却辞官不做,回到乡里开办学堂,教化百姓。他将经历写成《龟仙传》,告诫世人多行善事,孝敬父母。
清溪村逐渐恢复往日繁荣,村民为感谢龟仙恩德,在河边建起一座“玄圭庙”,四季香火不绝。有人说曾见一位黑衣老者时常在庙中出现,默默注视人间烟火,面露微笑。
而东海蓬莱方面,再无追究还魂草之事。传说那守岛仙女被李顺的孝心感动,故意放他一马,还暗中向王母娘娘求情,特赦了玄圭昔日罪过。
千年王八精终得圆满,孝子贤孙世代流传。这正是:
千年灵龟劫难中,孝子救亲意更浓。 善恶有报天理在,人间佳话永传颂。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小豪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