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环境面临挑战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消费观念悄然发生变化。有意思的是,咖啡、奶茶、宠物以及短剧等消费形式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深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正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转向追求情绪价值。当现实压力增大时,人们更
在经济环境面临挑战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消费观念悄然发生变化。有意思的是,咖啡、奶茶、宠物以及短剧等消费形式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深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正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转向追求情绪价值。当现实压力增大时,人们更渴望获得心理慰藉和情感共鸣。就像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中摇滚乐兴起,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期动漫文化爆发一样,每一次社会情绪的积压,都会催生新的精神出口。人们通过这些方式寻找安慰、释放压力、重建内心秩序。
现代社会中,人类的需求愈发复杂而多元。我们既渴望甜蜜带来的短暂愉悦,又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无糖饮品、轻食餐饮与健身热潮同步兴起。我们向往独处的宁静,游戏、动漫、养宠物成了心灵的陪伴;同时我们也渴望连接,在追星、刷短视频、看直播的过程中,与偶像、主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既要快乐,也要健康;既想独处,又想被理解”的矛盾心理,恰恰构成了情绪消费的广阔土壤。
从供给端来看,许多产品和服务正在不断强化其情感属性。烟酒依靠品牌沉淀与制度壁垒形成垄断,而短视频、游戏则以极低的成本占据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成为日常的“情绪调节器”。更有品牌走向“信仰化”运营,如苹果公司通过产品设计、创始人故事和门店体验,营造出独特的仪式感和归属感,让用户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
在服务业中,情绪价值的潜力尤为突出。旅游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生活方式的延伸与精神的休憩,日本经济不景气时诞生的Snow Peak便是例证。教育因承载着家庭期望与未来焦虑,始终具备抗周期韧性。酒店行业也在升级体验,像亚朵细致打磨17个用户触点,让住客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从而愿意为这份“温度”买单。
文化传统也在持续赋予消费以深层意义。例如东亚地区对黄金珠宝的钟爱,不仅是财富象征,更寄托了祝福、传承与安全感,这种情绪联结难以被替代。展望未来,教育、旅游、黄金珠宝、现制饮品以及具备IP属性的消费品,都将在情绪价值的驱动下迎来新的成长空间。这些领域中,谁能够真正读懂人心、创造共鸣,谁就有可能成长为下一个千亿级的领军企业。
来源:妙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