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短数月内再次裁员,美国电动汽车新贵Rivian正通过精简人员战略全力备战明年至关重要的平价版R2 SUV上市,背后是公司深陷亏损、交付下滑的经营困境。
文 | 失业君小编 图 | 网络
短短数月内再次裁员,美国电动汽车新贵Rivian正通过精简人员战略全力备战明年至关重要的平价版R2 SUV上市,背后是公司深陷亏损、交付下滑的经营困境。
9月5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宣布裁员约150人,主要涉及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商务团队”。这已是该公司数月内实施的第二次小规模人员精简。
此次裁员被视为Rivian为筹备明年至关重要的平价版R2 SUV上市工作而采取的降低成本措施。受影响员工将保留重新入职资格,并被鼓励申请公司其他空缺岗位。
Rivian的裁员决定并不令人意外。过去两年间,这家美国电动汽车新势力多次进行人员结构调整。
2024年初,Rivian曾裁员约10%,同年4月又实施过一次小规模裁员。就在今年6月末,该公司刚刚裁员约1%(按总员工数计算),当时的裁员对象为制造团队。
截至去年底,Rivian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5万名员工,此次裁员15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
裁员背后是Rivian不容乐观的经营状况。2025年第二季度,Rivian生产了5979辆汽车,同比下滑37.8%;交付了10661辆,同比下跌22.7%。
这一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据彭博社数据,原本预计该公司季度产量将超过11300辆。
Rivian将交付下滑归因于为2026款新车型做准备,但市场显然对此解释并不完全买账。
看看Rivian的最新财务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58亿美元增长12.26%。
公司当期毛利润为2.06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毛亏损4.51亿美元有所改善。但经调整净亏损仍高达11.17亿美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Rivian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为75亿美元。这些资金对支撑公司度过艰难期至关重要。
Rivian将未来很大程度上押注在了2026年即将推出的R2平台上。这款中型SUV被寄予厚,预计售价为5万美元,目标是实现年销15万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Rivian在成本控制上下足功夫,力求将材料成本较R1降低45%。公司与大众的合资企业也成为拯救未来的一剂强心针。
双方共同开发的下一代电气架构,可支持800V高压快充,使充电速度提升50%。
Rivian面临的市场环境正日益严峻。美国汽车制造商都在为本月底到期的7500美元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做准备,许多公司已计划减产。
关税冲击也对Rivian造成不小压力。虽然Rivian电动车全部在美国生产,但关键部件电池向中国国轩(LFP电池)和韩国三星采购。
高管预计关税对于BOM成本影响在数千美元左右(可能3000美元),对真实汽车毛利率拖累3-4个百分点。
产品质量问题也曾让Rivian头疼。2023年,Rivian三次大规模召回事件,使其市场影响力跌至低点。
第一次因转向节紧固件存在缺陷,召回了已交付车辆的90%;随后又因座椅安全系统故障和软件漏洞导致车辆被远程锁死进行了召回。
资本市场对Rivian的信心明显不足。Rivian的市值从曾经巅峰时期的1500亿美元一路狂跌,蒸发幅度超过了90%。
这一跌幅远远超过了同期纳斯达克新能源指数60%的跌幅。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杀手”,如今陷入了信任危机和财务困境的双重泥沼。
2025年对于Rivian来说被视为“渡劫”之年。这一年没有新车推出,现有都是高价车型(一季度纯卖车单价接近9万美元),本身求就受限。
在IRA 7500美元可能取消的政策冲击下,Rivian还要在下半年对现有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大幅拖累产量。
截至2025年6月30日,Rivian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为75亿美元。
这些资金可能支撑到2026年R2开始生产,但66亿美元的能源部贷款不确定性仍是潜在风险。
Rivian计划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新的R2生产线。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如果R2能够成功实现年销15万辆的目标,如果材料成本真能比R1降低45%,如果大众合作能顺利推进,那么Rivian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汽车行业史上,绝地翻盘的案例并不多见。Rivian能否成为下一个,2026年将是决定性的一年。
议
网友热议
@陆羽云Felix(IP沪):
半年内两次裁员,Rivian这是要步Lucid后尘啊?明明有大众输血还这么艰难,造车新势力的寒冬真的来了。
@摇遥遥Donald(IP鄂):
R2定价5万刀想走量?看看特斯拉Model Y现在都降到什么价位了。没有颠覆性创新,凭什么和巨头抢市场?
@理毛利Lucas(IP渝):
第二季度交付量下跌22%真的吓人。最可怕的是市场已经不给新势力试错时间了,Rivian现金还能烧多久?
@罗一舟996(IP京):
竟然还有人相信Rivian能年销15万辆?看看R1系列那可怜的交付数据,品牌影响力根本撑不起这个目标!
@赵旭宁1998(IP粤):
关税影响被严重低估了!电池采购成本增加3000美元,这对毛利率的打击是致命的。R2还没出生就先天不足!
@东安东尼奥(IPHK):
你看,传统车企都在加速电动化,Rivian唯一的优势是先发优势也快耗尽了。没有大众拉一把,可能都撑不到R2量产!
最后一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