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舰载机的登机梯曝光,采用机体内置折叠式,对于提高出航率有作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13:36 3

摘要:用网友的话说这一设计,再次“摸了一把鹰酱”。实话实说,歼-35隐形舰载战斗机的登机梯设计,与美军同样具有隐形性能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如出一辙,大概率借鉴了“鹰酱”的设计,这下子将“鹰酱”薅秃噜皮了。

据流传在中文网络上央视播出视频的截图显示,中国海军航空兵现役最新型号的舰载机——歼-35隐形战斗机,在机头侧方的位置,已经配备了内置折叠式的登机梯。

用网友的话说这一设计,再次“摸了一把鹰酱”。实话实说,歼-35隐形舰载战斗机的登机梯设计,与美军同样具有隐形性能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如出一辙,大概率借鉴了“鹰酱”的设计,这下子将“鹰酱”薅秃噜皮了。

这其实不用藏着掖着,“兔子”的科研人员在先进装备的研制过程中,摸着“鹰酱”石头过河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绝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吸取为我所用的东西,研发适合我军所需的装备,提升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歼-35是舰载战斗机,采用可折叠的登机梯,而且可以存储在机体内部。就不必像陆基战斗机降落以后,地勤人员将登机梯推过去,让飞行员从座舱内下来。

登机梯,设计成可折叠,能存储在机体内部。舍弃了固定式的登机梯,在寸土寸金的航母甲板上,这是非常实用的举措,还能降低地勤人员的工作强度。

此前,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滑跃起飞前,地勤人员得提前准备登机梯,包括撤出登机梯,会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今歼-35舰载战斗机,有了机体内置式的登机梯,无疑缩短了备航工序,提高了舰载机的出航率。

陆基战斗机,拥有极其宽敞的跑道,在周边存放供飞行员上下战斗机的登机梯,那都不算是个问题,因此陆基战斗机就没有必要设计机体内置式折叠登机梯,毕竟将增加机体设计的难度和增加一定的重量。

舰载战斗机,与陆基战斗机不一样,它是在航母上运行的,甲板的面积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扩大。若提供数具飞行员上下的固定式登机梯,就将占据甲板宝贵的空间。

所以机体内置式折叠登机梯的横空出世,可谓来得正是时候,意味着在舰载战斗机设计上,中国科研人员实现了技术突破,减少了舰载战斗机起飞前的一道备航工序。

相对于固定式的登机梯,折叠登机梯有着明显的优势,飞行员可直接使用内置登机梯上下机,无需等待地勤人员推送过来登机梯,能减少备航环节耗时和舰载战斗机出航时对甲板后勤保障的依赖,对于中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快速出击,具有重大的装备价值和作战意义。

来源:国平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