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漳州有名气的作家,首先是“文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因《落花生》被人熟知的许地山、著名诗人杨骚,其次是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还有“新官场小说”领军人物杨少衡,以及曾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何元杰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完整名单吧,其中你知道几个呢?
漳州有名气的作家,首先是“文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因《落花生》被人熟知的许地山、著名诗人杨骚,其次是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还有“新官场小说”领军人物杨少衡,以及曾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何元杰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完整名单吧,其中你知道几个呢?
一、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年),男,福建龙溪(现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从小受到闽南山川的熏陶,从而形成了率真自然的品格,后凭借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曾四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文学大师,文化巨匠”。
林语堂
林语堂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主要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代表作《京华烟云》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作品。
二、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年),男,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三岁时随父定居漳州,1913年迁居漳州东门街管厝巷11号,在漳州生活约10年光阴,先后在漳州华英中学、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龙溪师范)任教员并兼任附小主事,后成为“五四”新文学先驱之一,是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爱国学者。
许地山
许地山一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东南亚和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空山灵雨》《缀网劳蛛》,以及译著《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代表作《落花生》的写作灵感便来自其在漳州的生活,这篇散文至今仍然是小学课本的必选文章。
三、杨骚
杨骚(1900-1957年),男,福建漳州人,1918年东渡日本留学,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1928年在上海结识鲁迅,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与蒲风等人发起中国诗歌会,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抗日前线访问,被誉为“抗战诗星”,后成为新加坡《民潮》主编、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副主席。
杨骚
杨骚是著名诗人,著有抒情诗集《受难者的短曲》《春的感伤》等,剧本集《迷雏》《他的天使》,诗剧集《记忆之都》,评论、随笔集《急救篇》等,代表作《乡曲》真实地反映了漳州农民运动“乌石暴动”,成为其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另一代表作《福建三唱》被誉为“南方的《松花江上》”。
四、舒婷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漳州龙海石码镇,后随母亲迁居到厦门外祖母家长大,1969年插队到闽西山区,并在知青生活中开始了诗歌创作,1979年诗歌《致橡树》在诗刊发表后广为传颂、一举成名,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运动中,成为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朦胧诗派代表性诗人。
舒婷
舒婷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诗歌名篇《神女峰》《惠安女子》《这也是一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散文集《心烟》《硬骨凌霄》《你丢失了什么》《自在人生浅淡写》等,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五、杨少衡
杨少衡,男,1953年生于福建漳州市,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漳州市长泰县坂里公社小学教员、龙溪地区办公室干事、漳州市文联副秘书长、漳州电视台台长、漳州市文联主席,2002年当选任福建省文联、作协副主席主席,2007年当选福建省作协主席,是新世纪南方实力派作家领军人物。
杨少衡最受关注的小说多聚焦于基层官场,被视为“新官场小说”的领军人物,著有长篇小说《相约金色年华》《金瓦砾》《村选》《海峡之痛》《如履薄冰》,《底层官员》《两代官》等,中篇小说《林老板的枪》《金粉》《该你的时候》《蓝筹股》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文艺奖等。
六、吴玉辉
吴玉辉,男,1954年生,漳州东山岛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早期在漳州市机关单位任职,同时在文学创作领域也颇有建树,著有长篇小说《援疆干部》《平安扣》《守护》,报告文学《香炉》《谷文昌》《七副碗筷》《四十九个昼夜》等。
吴玉辉的作品多聚焦历史事件与人物精神,语言风格兼具纪实性与文学性,《援疆干部》被漳州电台改编为广播剧,《谷文昌》被誉为“用文字立起的一座精神丰碑”,这两部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近作《鹰眼》,则在抗战文学地图上,补写了福建抗战的重要篇章。
七、何元杰
何元杰,男,笔名何也,1962年生于漳州平和县,1983年毕业于福建云霄师范学校,后历任小学教师、报刊编辑、福建省文学院专业作家、《闽南风》杂志主编、漳州市作协副主席等,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长期致力于闽南地域文化书写,作品以漳州及周边地区为背景,展现民间风俗与社会变迁。
何元杰著有长篇小说《嘎山》《烽火泥巴》,中篇小说集《大地粉尘》《捆绑调查》,短篇小说集《雾月星辰》《饥饿的皮肤》四部,其中《嘎山》展现了闽南百年历史传奇,曾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集《大地粉尘》和短篇小说《心花开后是凋落》均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八、赖妙宽
赖妙宽,女,1960年出生,福建漳州人,1977年赴长泰县插队务农,1981年毕业于龙溪卫校医学大专班,后历任芗城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福建文学院聘任制专业作家、漳州市芝山镇镇长助理、市文联办公室主任、《南方》杂志主编,现为厦门市作协副主席。
赖妙宽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天赐》《共同的故乡》,长篇小说《父王》《天堂没有路标》《沦陷》,报告文学《忠诚》,电视剧剧本《百姓有约》等,其中《百姓有约》获第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天堂没有路标》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天赐》《父王》《忠诚》均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九、黄清河
黄清河,男,1947年生于漳州,1966年毕业于漳州一中,1969-1970年在长泰枋洋内枋插队,1970-1990年在福建省汽车二团工作,1990年至今在漳州师范学院工作,历任中文系写作教师、院闽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加入中国作协,曾任福建省作协委员、漳州市作协主席。
黄清河
黄清河著有长篇小说《初霁》《擒贼擒王》《上屋抽梯》《以逸待劳》《大肚宰相冯道》等八部,小说集《小城风流》《春水微波》《寻找那个她》等四部,长篇传记文学《杨骚传》等,作品《春水微波》、《顾了一》、《博士们》分获福建省首届、第四届、第五届百花文艺奖。
十、何葆国
何葆国,男,1966年生,漳州南靖县人,198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曾担任中学教师、报社记者,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主题始终围绕福建土楼与闽南地域文化展开,被视为土楼文学代表作家,现任福建省作协全委委员。
何葆国的创作以福建土楼为核心题材,早期以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为主,主要作品有《土楼梦游》《来过一个客》《永远的家园》等,后转向长篇小说创作,代表作有《土楼》《山坳上的土楼》等。其中《来过一个客》《土楼》获福建省优秀文学奖一等奖,《永远的家园》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