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65岁之后,养成这5个习惯,或能活得更久更健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10:25 2

摘要:人一旦过了65岁,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哪怕保养得再好,也开始有点“零件松动”的感觉。可别小看这个阶段,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老年生活质量,跟这时候的习惯关系非常大。

人一旦过了65岁,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哪怕保养得再好,也开始有点“零件松动”的感觉。可别小看这个阶段,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老年生活质量,跟这时候的习惯关系非常大。

美国一项2023年的大规模追踪研究显示,哪怕已经进入老年,只要开始调整一些生活方式,寿命和健康状况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就只能“将就着过”,但科学并不这么看。研究团队对超过70,000名6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那些坚持养成某些生活习惯的人,不光慢病发病率低,连住院次数都明显减少。

我们就来看看,这5个被研究证实的好习惯,究竟是哪5个。

说起“动一动”,很多人脑海里冒出的还是跑步、跳操、去健身房这些听着就累的词。可研究发现,每天保持轻度到中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在家附近走一走、扫地拖地、做个饭,哪怕是遛狗或上楼梯,都能帮身体维持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

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天哪怕只快走30分钟,老年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就能降低近四分之一。重要的不是强度,而是“别老坐着不动”。久坐是“新型的吸烟”,这话一点不夸张。

除了动起来,睡得好也太关键了。很多老年人睡眠浅、容易醒,其实跟褪黑素分泌减少、脑部调节功能退化有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约30%。

哪怕不是痴呆,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血压不稳、糖尿病恶化,这些都和睡不好有关。睡前别喝浓茶、咖啡,睡前一小时别再看手机、刷电视,卧室保持安静、光线暗一点,都是改善睡眠的小妙招。

饮食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简单。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越是吃得“多样化、颜色丰富”,老年人的营养状态越好,免疫力也越强。

别老盯着鸡鸭鱼肉,多吃点深绿色叶菜、红色番茄、紫色茄子、橙色胡萝卜,这些“有颜色”的蔬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它们能帮身体清除老化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人老了之后,肠胃功能确实会变弱,但不是说就要吃得单调,反而要吃得“巧”,简单点说,就是一口菜一口饭,营养别偏科。

再来说说“脑子这事”。美国国家老龄研究院(NIA)的一项新研究指出,65岁以后如果还能坚持用脑思考、保持好奇心,比如经常看书、写字、学点新东西,哪怕是玩填字游戏、做数独,也能有效延缓脑部退化。

人的大脑就像不用就生锈的钥匙,越用越灵光、不用就钝了。研究中,那些坚持每天动脑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不动脑的人低了将近40%。哪怕是每天学几个新字、记住一个新电话号码,都是给大脑“上油”。

很多人忽略了“社交”对健康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长寿之间的关联,比控制饮食、运动还要强。

哈佛大学用了85年追踪几百位志愿者的研究发现,那些到了老年还有人聊天、有人一起吃饭、有人一起散步的人,不但更少得抑郁症,甚至连慢病控制得都更好。

孤独感是个“慢性毒药”,它会让人的免疫力下降,睡眠变差,情绪低落,甚至影响心脏功能。哪怕只是每天跟邻居打个招呼,或给老朋友打个电话,也能让心里暖和不少。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心理健康在老年阶段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了。焦虑、抑郁、孤独、愤怒这些情绪,不仅影响情绪本身,还会造成血压不稳、心率异常、血糖波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团队提出,老年人如果能通过冥想、写日记、园艺、听舒缓音乐来调节情绪,身体的炎症水平也会下降,免疫细胞功能更稳定。情绪好,身体也就不容易出错了。

回头看这5个习惯,它们其实并不难,也不需要花什么钱。走一走路、睡好觉、吃点有颜色的菜、动动脑筋、跟人聊聊天,说白了,就是把“人”该有的生活节奏找回来。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就只能往后退,其实只要把节奏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岁月也不会太欺负人

不过也要提醒一句,生活习惯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就像种树,今天撒种子,明天不可能就结果。关键是要有耐心、持续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研究显示,哪怕是65岁以后才开始这些改变,只要坚持3个月以上,身体各项指标就会开始慢慢改善。心跳规律了,血糖稳定了,晚上也睡得香了,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会不一样。

别小看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它们就像是一颗颗螺丝钉,把人的身体、情绪、大脑、免疫系统稳稳地拧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里。

久而久之,疾病就不那么容易找上门来,生活的质量也能慢慢爬坡。研究中就有不少人,原本体弱多病,但在坚持这些生活方式之后,几年内几乎没有住院记录,体检报告也越来越稳当。

我们也不能神话这些习惯。它们不是仙丹,也不能替代医学干预。比如患有严重慢性病的人,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但这些好习惯,就像是在医生之外,再为身体加上一层保护伞。它不能挡风挡雨,但能让你在风雨中不至于被吹倒。

说到底,老年人的健康,从来不是靠一个药方撑起来的,而是靠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的坚持。就像一只老钟表,每天上点发条,它就能继续平稳走下去。如果什么都不动,它很快就会停摆。

如果你已经65岁了,或者家里有过了65岁的人,不妨从今天开始,慢慢调整生活方式,不求一下子大变样,但求一点点往好里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为了长命百岁,而是为了让每一天都活得轻松一点、自在一点。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25, 36(06): 732-736.

[2]李春燕,周莉,周锋,等.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10): 2578-2582.

[3]张晓芳,刘智,王宏. 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3, 27(12): 1441-1446.

来源:健康小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