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人坐着椅子吃饭,他只能坐楼梯上,还净吃自己不爱的东西。哪怕长大成人了,想吃点啥还得先问:“爸,这个我能吃吗?”而答案多半都是“不行”。
网上老有人传郭麒麟跟家里人关系不好,说他家里不待见他,甚至说他这人根本不认亲。
就连亲弟弟见着他回家,都会冒出一句:“你怎么来了?”
结果闫云达在直播间里随口一提,反倒把真相给点破了。郭麒麟背了这么多年的那两口大锅,总算能摘下来了。
都说他成长挺不容易的,小小年纪就没在父母身边待着。虽说有爷爷奶奶陪着,可父爱母爱这块,到底是缺了一大块。
后来郭德纲在北京混出名堂了,他终于能跟家人住到一起。但老郭教育孩子就爱用打压那套,搞得郭麒麟一直活得有点“卑微”。
别人坐着椅子吃饭,他只能坐楼梯上,还净吃自己不爱的东西。哪怕长大成人了,想吃点啥还得先问:“爸,这个我能吃吗?”而答案多半都是“不行”。
时间一久,孩子心里肯定憋屈。尤其一回家,弟弟那句“你上我家来干嘛?”,真是扎心了。那哪还像个家啊,简直像个临时落脚的旅馆。可旅馆还有服务员递毛巾呢,家里反倒没有。
现在的郭麒麟,倒是真长成了一个温润有礼的人。说话不紧不慢,幽默但不油腻,对长辈客气,对同辈友好,对小的也特别有耐心。
做事稳稳当当,注重细节和礼数,有头有尾。仪态端正,举止得体,不张扬但有温度。也难怪老郭总爱显摆自己的教育方法。
但被问到想不想家,大林只说:“我没什么可怀念的。”他在节目里也坦白,跟老爸同台演出,那就是“堂前尽孝”。
字面意思没毛病,就是父母还在的时候尽力孝顺。但这话还有后半句——“后屋不来往”。放一起听,就是在外面把孝道做足,关起门来各过各的。一句调侃,道尽了他这些年的委屈。
明眼人都看得出,哪是老郭教育得多好,根本是郭麒麟自己够坚强。那套让人看了都喘不过气的管教,换别人可能早崩了。
但也有人觉得,好歹是亲爹,把你养这么大,怎么能说不来往?这么一看,大林反倒成了那个“不认亲”的逆子。
不过最近闫云达直播时说了件事,让这帮人彻底没声了。他说当初自己离开德云社的时候,只有大林一个人追出来。大林塞了封信给他,里面有句话他记了七年:“哥,保重,别饿着。”
所以你看,大林根本不是薄情,反而是最重感情的那个。他说“堂前尽孝”,但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就算老爸的教育方式问题一大堆,他还是懂那背后的心意。
就像他新作品里说的,爸爸是爱他的,只是不会表达。这个家没有恶爹,也没有逆子,只有两个都不太会说话的男人。
先是曹云金,现在又是闫云达。一个个被德云社叫“叛徒”的人,反而都站出来替大林说话。大概是真心谢谢郭麒麟那份情,忍不住想发声。
可他们也顺便帮大林和德云社做了切割。老郭很早就在劝儿子接手家业。德云社是个大公司,接过来确实风光。可规模大、毛病也多,这几年内部没少闹矛盾。
从搭档拆伙、股权纠纷,到徒弟退出、管理混乱。每次出事,都有人被拉出来挨骂。就像栾云平,之前因为拆队被骂得抬不起头。
好多人喊郭麒麟“少班主”,但他真喜欢这称呼吗?小时候成绩挺好,结果听家人的话退了学。后来不知道干啥,又被老爸劝去说相声。现在老爸又开始催他接公司法人。
前几次他都从了,但这次,他死活不干。为了逼儿子,郭德纲没少在公开场合说:郭麒麟就是德云社接班人。“少班主”这帽子,简直焊死在他头上。
也许是为了反抗,也许是想追梦,大林开始跑去演戏。从《庆余年》到《赘婿》,从《花样男团》到《奔跑吧》。电视剧、综艺,能接的他都试试。这样再被问到家业,就能说:“忙,没空”。
有才的人到哪都发光。说相声成了角儿,演戏也奖拿不停。什么最佳人气、华鼎奖、金莲花奖……颁奖礼常看到他。眼看他就要彻底放下相声,专心做演员了。
就算这样,老郭还是没死心,还想让他接法人。老郭强势惯了,不肯让步,但那帮师兄弟心里明白。社里的人不敢多说,但那些“叛徒”可没顾忌。
他们一边爆德云社的料,一边骂郭德纲和王慧。同时,还不忘夸几句郭麒麟。这明显就是在做切割,几乎明说:“郭麒麟跟德云社不是一伙的”。
一方面,这能给大林加分,显得他有主见、不站队。另一方面,也能帮他和德云社彻底脱钩,不再是“一条船上的”。早点甩掉“少班主”这称呼,也就能早点摆脱“二代背锅”的命。这样,大林的演员路,走起来也更轻松。
老郭望子接班,这心情能理解。但当儿子有了自己主意,当爹的也得学会尊重。有人说,走出郭德纲的伞,郭麒麟才发现外面天光大亮。德云社的舞台是不小,但郭麒麟的世界,早就更大了。
其实想想,哪个孩子不想被认可、被温柔以待呢?老郭那代人就信“严父出孝子”,可孩子心里早不兴这一套了。大林能成长得这么好,真不是教出来的,是他自己本心就正。
来源:风趣微风ZRYIm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