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冷不冬冷,看白露”,今日白露,有什么预兆?今年冬天冷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04:01 1

摘要: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顾名思义,白露就是白色露水增多的时候。这时节,昼夜温差增大,夜晚水汽遇冷凝结成露珠,在晨光中显得洁白无瑕,故得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六,白露节气,早晨,草尖上挂着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微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顾名思义,白露就是白色露水增多的时候。这时节,昼夜温差增大,夜晚水汽遇冷凝结成露珠,在晨光中显得洁白无瑕,故得此名。

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与后续天气,特别是冬季冷暖有着密切关联。农村有句老话:“白露有雨,冬有雪;白露无雨,整个冬干”。意思是说,如果白露这天下雨,预示冬天降雪多;若是晴天,则可能冬天干旱少雪。还有谚语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形容的就是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的过程。

历史上关于白露与气候的记载不少。清代《农政全书》中就有“白露日雨,到一处坏一处”之说,暗示白露降雨可能带来连阴雨天气。古代农人更加重视白露时节的天气变化,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秋收和冬藏。《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描述,不仅意境优美,更是古人对自然现象敏锐观察的结晶。

“冬冷不冬冷,看白露”,今日白露,有什么预兆?今年冬天冷吗?

这句老话,说白了就是:冬天到底会不会特别冷,得看白露节气的天气情况。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老祖宗把这个节气看作是天气由热转冷的一个“转折点”和“信号”。

根据农谚的经验,如果白露当天是阴雨天,那就预示着接下来的秋冬天,冷空气来得不猛,冬天可能就不会特别寒冷(是一个相对暖冬)。

反过来,如果白露当天是大晴天,那就意味着冷空气比较强势,预示着后面的冬天可能会很冷(是一个寒冬)。

这其实是古人长期观察总结出的物候规律。他们发现,如果白露时节冷空气势力还比较弱,暖湿空气依然活跃,就容易下雨,这种天气格局可能会延续,导致冬天也不那么冷。反之,如果白露时冷空气已经很强势,把暖湿空气都赶跑了,所以是大晴天,那说明冷空气来得早且强,冬天就可能更冷。

这就好比冬天冷不冷,白露节气这天先给我们播了一个“预告片”。根据这个预告片的剧情(是下雨还是晴天),咱们大概就能猜出“正片”(整个冬天)的走势了。

那么白露节气如何预示冬季冷暖呢?这其中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减弱撤退,冬季风开始南下,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如果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强,就会导致气温偏低,降雨增多,这往往意味着北方冷空气活跃较早,冬季可能来得早且较为寒冷。反之,如果白露时节仍然炎热少雨,则表明冷空气活动较弱,冬季可能相对温暖。

今日白露,从全国来看情况各有不同。北方地区多有降雨,气温明显下降;南方则仍有不少地区保持高温天气。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谚语。意思是到了白露节气,吹起秋风,夜晚会一天比一天凉爽,形象地描述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白露晴万里,霜雪早临门。”

如果白露当天是晴朗的天气,那么预示着今年的霜降和雪天会来得比较早,要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白露下雨,路干即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如果白露当天下雨,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会阴雨连绵(路刚干就又下雨);如果白露当天没雨,则预示着之后会有一段持续的晴天,连霜都会来得晚。

“白露有雨会烂冬,白露无雨好年冬。”

白露当天下雨,预示整个冬天会雨雪繁多,导致“烂冬”;如果无雨,则预示着冬天晴好,是丰收的好年景。

“白露晴,冬必冷”

这时候本该是秋雨绵绵、露水结得最重的时节。要是突然放晴,说明冷空气憋着劲儿还没下来,秋老虎赖着不走。等这股热乎劲儿攒到冬天,冷空气反扑得更凶,可不就得冻冰碴子了嘛!

不过话说回来,地里头的谚语得看地界儿,北方老农认这个理儿,南方水田多的地儿可能还得搭配其他气象瞧。现在有天气预报是精准,但这些老话琢磨着也挺有意思,是吧?

不管冬天冷还是不冷,咱们中老年朋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俗话说“白露身不露”,提醒大家此时就不要赤膊露体了,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早晚温差大,最容易感冒。白露时节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可以适当多吃些梨、蜂蜜、芝麻等润燥食物,为迎接冬季做好准备。

最后不管今年冬天是冷是暖,都希望各位朋友保重身体,注意保暖,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季节。天气变化无常,但咱们应对变化的能力可以越来越强。毕竟,寒冬再冷,也冻不垮咱们准备充分的心。

白露来了,秋天深了,愿您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收获满满的健康与快乐。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