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8月,河南夏邑县的日头毒得能晒裂地。我蹲在自家那几分田埂上,看着蔫头耷脑的玉米,心里像堵了团湿柴火——32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弟兄六个分这点地,就算把地刨出金来,也不够一家四口嚼谷。
1995年8月,河南夏邑县的日头毒得能晒裂地。我蹲在自家那几分田埂上,看着蔫头耷脑的玉米,心里像堵了团湿柴火——32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弟兄六个分这点地,就算把地刨出金来,也不够一家四口嚼谷。
就在我愁得睡不着觉时,村里接到上面的通知了:“想去新疆兵团当职工种地的,到村部工作组报名!”
我耳朵一下子竖起来了——新疆?听人说那地方地广得望不到边,只要肯下力气,就能有饭吃。
我跟老婆商量:“咱去搏一把吧,总比在这儿窝着强。”
老婆抹了把眼泪:“你去哪,我和孩子就去哪。”
揣着凑来的500块钱,我跟着十几个老乡挤上了去新疆的火车。
火车晃了三天三夜,越往西走,天越蓝,地越阔,可我心里越慌——这陌生的地方,真能容下我们这些外乡人吗?
到了乌鲁木齐,送我们来的人转身就走,把我们几十号人交给了兵团招工的同志,又辗转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农六师芳草湖四分场一连。
刚到连队,我们被安排在一个旧大礼堂里,几十号人打地铺,晚上翻身都得小心翼翼。
每天早早就被喊起来下地,跟着大伙一起拔草、松土,可连个正经职工身份都没有,活儿干得没头没脑,饭吃得也不踏实。
我夜里躺在地铺上,摸着口袋里老婆塞的孩子照片,心里直打鼓:这不是我要的日子啊,没身份没地,咋给家里挣钱? 就在我快撑不下去的时候,老家父亲寄来一封信,说石河子总场有个远房亲戚,让我去碰碰运气。
我像抓住了根救命稻草,揣着信一路打听,坐班车、搭拖拉机,折腾了大半天,终于找到了石河子总场三分场六连的亲戚家。
亲戚听了我的难处,拍着胸脯说:“放心,我帮你想办法!” 在亲戚的帮衬下,我不光在连队落了脚,还把老婆孩子接了过来,连户口都落下了。
那一刻,我站在连队的土路上,看着老婆抱着孩子笑,心里的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咱在新疆,终于有个家了。
刚开始,我只能在连队的“公管地”里干活——就是那些没人承包、归公家管理的地。
每天跟着大伙一起扛锄头、拉犁,汗水摔在地里能砸出坑,可心里踏实,毕竟有活干就有盼头。
1996年开春,我正猫着腰在公管地里拾草,连队政工员突然跑过来喊我:“老王,过来签字!给你分职工了!”
我手里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跑过去一把抓过表格,手都在抖——职工身份,就像给我这外乡人安了个根!
可高兴劲儿没过去多久,我就犯了难:那几年个人种地不挣钱,我还是只能在公管地里干,挣点辛苦钱。
最难受的不是干活累,是受委屈。那时候我们这些从河南来的,没户口时被人叫“盲流”“黑户”,听着就像针扎心。
连队安排活儿也没个准谱,有时候干了活工钱还拖欠着,我只能厚着脸皮去问,人家还总说“再等等”。
有一回,我跟老婆坐在灯下算生活费,看着账本上的赤字,老婆抹眼泪,我攥着拳头说:“咱再熬熬,总会好的。”
熬到2000年,终于盼来了好消息——连队能承包土地了!我咬咬牙,承包了20亩棉田。从那天起,我和老婆就像钉在了地里:天不亮就去摘顶心、打药,中午啃口馍馍接着干,晚上摸着黑才回家。
棉花苗长虫了,我天天守在地里施药;浇水期到了,我扛着袋子跑遍每一行棉田,紧怕漏掉一行。
老婆心疼我,再累也不喊苦,跟着我一起拾草、拾棉花,手上磨出的茧子比鞋底还厚。
慢慢地,棉田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家里的收入也跟着涨。先是把土块房换成了砖瓦房,后来又添了自行车、洗衣机。老婆因为年龄超了,没当上职工,可她从不在意,总说:“你是职工就行,我跟着你好好种地,日子错不了。”
2006年夏天,儿子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跑回家,我正在地里拾棉花,接过通知书的那一刻,我蹲在棉田埂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咱这没文化的农民,也能供出大学生了!
没过几年,女儿也嫁回了河南老家,家里就剩我和老婆,守着棉田过日子。
2018年团场改革,日子更是像开了挂:棉田产量越来越高,农用物资能自己挑,货比三家选便宜又好用的;以前总让人头疼的义务工也取消了,再也不用放下自家的活去帮公家干。现在种地也省心,从播种、滴水到收获,基本都是机器干活,就剩浇水期滴灌时需要人工打肥料,轻松多了。
如今,儿子在省城中学当数学老师,工作稳定,还成了家;我和老婆每月养老金加起来有4200多,再加上种棉田的收入,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夏天我们在连队住,守着棉田,呼吸着地里的土香味;冬天就搬去镇上的楼房,暖气足,还能跟老伙计们下棋、聊天。 算下来,我来新疆兵团整整30年了。从河南来的“盲流”,到如今有房有地、儿孙孝顺,我常跟人说:“当年咬牙来新疆,这步棋走对了!”
兵团这片土地,不欺辱实诚人,只要你肯下力气,它就会给你回报。现在的日子,我很知足,也很感恩——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30年里所有的苦与甜,更感恩我和老婆一起熬过来的那些日子。
人这一辈子,就像种棉花,只要扎根深、肯付出,总会等到开花结果的那天。我在兵团的30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来源:修为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