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张水华在哈尔滨马拉松赢得冠军后,直言“求调休”,这事儿一下子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福建那“最快女护士”才刚蹿红,就出了点儿意外,是不是有点儿得不偿失啊?
最近,张水华在哈尔滨马拉松赢得冠军后,直言“求调休”,这事儿一下子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没想到事情会突然反转:同事爆料更多内幕,老板们连夜开始划清界限,这个消息来得真是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从“抗疫英雄”变成“翻车疑云”,这次“跑神”风波,究竟哪个说的是真话,哪个在撒谎呢?
01
“白衣天使”夺得马拉松冠军,本来是个激励人心的好故事,不过张水华的一番言论,却成了舆论风暴的导火索。
最近,在哈尔滨马拉松的终点线上,一个捂着肚子、摇摇晃晃的身影特别引人注意。
刚刚冲过终点的张水华没顾上庆祝,他瘸着腿在补给站忙着找矿泉水,拧开瓶盖后就往大腿上一浇。
沿着裤管流淌的血水夹杂着雨水,把那双白色跑鞋染得一片深红。
后来她才在后续的采访中承认:
她差点在30公里的时候因为生理期的痛苦而放弃,不过最后还是咬紧牙关把比赛坚持完了。
这场景被摄影师正巧拍了个正着,变成当天最让人感动得泪眶盈眶的体育瞬间。
就在大家为这枚国内女子组冠军欢呼的同时,更加震撼人心的画面紧接着出现。
领奖台上刚挂好奖牌的张水华,对着镜头突然红了眼眶:
我真心希望领导能理解我,不用给我额外的假期,只要能帮我把周末调休一下就行了。
她紧握奖牌的手指都发白了,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不需要额外的特殊照顾,只是盼望“周末调休”这事能得到点帮忙。
这段视频当天直接冲上了热搜,网友们几乎全部在为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她的坚韧不屈点赞留言。
其实,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张水华的“出色”表现早就有所端倪。
2020年,她作为福建第一批“支援宜昌”的队员,在重症科连续奋斗了42天,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
在医院官网上看到她的照片,身穿护士制服,镜头前笑得那叫一个灿烂,真是“白衣天使”最纯粹、最美好的一面啦。
没想到吧,她在马拉松跑道上的表现也是杠杠的,成绩相当抢眼。
2018年横店马拉松首次亮相时,她用3小时40分钟完赛。
2023年哈尔滨马拉松赛上,她又一次用出色的表现,成为福州首次获得马拉松健将级称号的护士,医院还专门表扬了她。
去年哈马,她再次突破自我,夺得国内女子组冠军,最快白衣天使的称号此时也算真正名副其实了。
从抗疫一线到赛道顶端,张水华简直就是“事业与兴趣双赢”的榜样,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一细想,这看着挺完美的“双面人生”,其实里面还藏着不少令人搞不清楚的细节。
都说跑过马拉松的人都懂得,坚持到那一步可不简单,特别是到了2025年3月,她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参加了四场跨省马拉松比赛。
这么频繁地参加比赛,连那些时间随意的职业跑者都未必能搞到。
对于普通护士来说,周末连休都成奢望,更别说什么连续休息了,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02
就在大家还为她那感人至深的励志经历点赞的时候,同科室的护士匿名爆料却把她的“遮羞布”一把揭开了。
有知情人士透露:
这三个月里,张水华在10个周末中几乎都跑了9场异地巴黎马拉松,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得请假调整。
在三甲医院里,普通护士想要连续休两天周末,都觉得挺难的,就像登天一样不容易。
更讽刺的是,同科室的同事甚至直言不讳:
她能参加比赛,肯定有同事帮着顶班,这些人估摸着都舍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本来她就是靠踩人夺得的冠军,一开始大家都挺高兴的,谁又想到她居然不领情。
你可以去追寻你的兴趣,而我们每个月周末都得休息,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
这句话正好触到医护行业的痛点,护士的排班本就很紧凑,一人休假的话,其他人就得连续工作,压力挺大的。
不过,随着网友们仔细挖掘,发现同事的不满之下还藏着更深的疑点,她“纯粹业余爱好”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
03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张水华可不是一般的业余跑者。
她掌管着一个粉丝差不多4万的小账号,抖音主页顶上那段哈尔滨马拉松赢得冠军的视频,点赞数都破十万了。
日常内容大多是专业训练的片段和赛事Vlog,点滴之间都显露出“励志跑者”这个人设的塑造。
懂行的人都知道,三甲医院的护士们,基本上每天都被三班倒和夜班占得满满当当。
就算想抽个半小时的小憩,也得拼命抓缝隙,但她反倒觉得时间“相当充裕”。
引起了网友们的一阵好奇心,顺着这个账号往下查,很快就揭示出了不少商业的蛛丝马迹。
她的个人简介曾特别注明“361°签约精英跑者”这个头衔。
更重要的是,账号的认证资料上显示,她已经和MCN公司“兔子嗨跑营”签了合同。
也就是说,她的内容上传和商业合作,都是由专业团队在打理。
可是有人问起,她丈夫却轻松地回应:“没有签正式合同,偶尔拿厂家的东西而已。”
这个说法和账号里明明白白的合作标志一比较,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业余爱好”这说辞越发站不住脚。
甚至在无数采访涌来被问及如何平衡高频参赛与工作时,她丈夫称:
他们科室一共有15位护士,平常周末大概只有4个人值班,她也只是偶尔调休一下。
可是不管网友们打到医院宣传部,电话总是占线,响不过。
热心的市民打了福州市卫健委的电话,不过对方只说是“内部事务”,含含糊糊地回复了。
这些推脱的态度,让网友们越发觉得,这场“双面人生”背后可能藏着一些利益的盘算。
调休真相和商业背景接二连三露出端倪后,张水华那“励志跑者”的人设一夜之间就垮了。
曾经满屏的“心疼”“敬佩”都没了,评论区里全是质疑的声音,把社交平台搞得一片嘈杂。
网友翻出她半年10场跨省赛事的记录,怒评:
得了奖金的时候光彩照人,忙碌加班时同事又站出来帮忙,这样的便宜可算是占得太露骨啦!
更有人嘲讽:
嘴上说调休挺难搞,转身又签了MCN搞货,到底是护士还是职业网红呢?
361度的直播间里,出现了“调休款”和“解约就下单”的留言刷屏,品牌紧急宣布解除合作,确实让争议更加引发热议。
尽管仍有少数人觉得“追梦无罪”,但更多评论聚焦职场公平:
医护人员的排班紧得很啊,她休个周末,旁边的同事可能就连续工作48个小时都不休息!
遇到这么大的舆论压力,张水华就悄悄把账号的评论关了,不让别人留言。
医院和卫健委一句话都没说,反倒让“特权调休”和“商业变现”这些质疑的声音越发高涨。
这次舆论的逆转,早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争议了,变成了职场人们对“责任感”和“私心”的集体反思。
追寻梦想这事,没有错的。
但不能借着别人的牺牲来前进,更不应该靠“卖惨”来换取同情,掩盖自己背后的利益打算。
最后
张水华的事儿早就不光是个人“翻车”那么简单,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医护行业天天“连轴转”的日子里,所谓的“调休特权”其实就等于是对其他同事的一种不公平对待。
如今,“励志人设”变成了快速变现的捷径,这也让职业的光环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当兴趣和责任相遇时,坚持“不拖后腿他人”的底线,才算得上对“励志”二字的真正敬意。
来源:徐大聪明在娱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