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男子误将眼镜王蛇当作无毒乌梢蛇挂脖玩耍最终被咬身亡”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眼镜王蛇咬伤为何致命速度如此之快?普通人遭遇类似情况是否可以自救?现代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中国蛇伤诊疗江苏省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朱进。
现代快报讯(记者 梅书华)近日,一则“男子误将眼镜王蛇当作无毒乌梢蛇挂脖玩耍最终被咬身亡”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眼镜王蛇咬伤为何致命速度如此之快?普通人遭遇类似情况是否可以自救?现代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中国蛇伤诊疗江苏省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朱进。
朱进介绍,眼镜王蛇的咬伤致死原理与银环蛇类似,主要是神经毒素引发全身麻痹。“最致命的就是呼吸肌麻痹,会导致中毒者呼吸困难。”此外,眼镜王蛇体型更大、毒量更多、中毒更严重,速度也更快。银环蛇咬伤死亡率约30%,眼镜王蛇致死率尚无统一数据。
针对公众关心的“自救方法”,朱进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能应对眼镜王蛇咬伤的有效自救手段,常规的毒蛇咬伤初步处理有10步规范,即“脱离、认蛇、解压、镇定、制动、包扎、禁忌、呼救、止痛、复苏”,但是只能减缓毒液在体内吸收的速度,为就医争取时间。
他强调,被毒蛇咬伤,初步处理不能替代专业治疗,“最关键的还是尽快前往有条件的医院,注射对应蛇毒血清,这才是唯一能救命的办法,如果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医护人员也可以及时插管上呼吸机。”
为何男子会将眼镜王蛇误认成无毒的乌梢蛇?很多网友表示两种蛇并不一样。朱进指出,蛇类种类繁多,外形相似的情况普遍存在,“就像有毒蘑菇常与可食用蘑菇长得像一样,普通人很难完全分辨”。他提到一个简单的辨别参考:大部分含神经毒素的毒蛇,如眼镜王蛇、银环蛇、海蛇等,体表多有环状纹路,但这并非绝对标准,“不能仅凭‘有环无环’断定蛇是否有毒,见蛇远离才是最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九月是蛇咬伤高发期,大家出行要学会“打草惊蛇”。
临床治疗需用“银环蛇抗毒素加眼镜蛇毒素”联合方案中和毒素。
他纠正误区:“神经毒素会麻痹所有肌肉,不仅是呼吸肌,心肌也会受影响。野外被咬缺医疗设备,基本无生机;乡镇医院若不具备条件,也难挽回生命。”
悲剧源于蛇类误认。朱进指出,普通人难辨外形相似的毒蛇与无毒蛇,“含神经毒素的毒蛇多有环状纹路,但非绝对标准,见蛇远离最安全”。
他强调,目前无应对眼镜王蛇咬伤的有效自救法,初步处理仅延缓毒发,“可查‘赛轮’小程序看10步规范,但必须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注射对应血清,这是唯一救命办法”。
朱进提醒,夏季蛇类活跃,野外需警惕,勿接触蛇类。被咬后要记蛇外形、规范初步处理,火速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勿存侥幸。
“眼镜王蛇咬伤后,若未及时救治,12小时内死亡属于正常情况,部分体型大的个体甚至会更快。”朱进解释,眼镜王蛇体型通常可达十几二十斤,单次释放的毒液量远超普通毒蛇,而毒素发作速度与剂量直接相关,“就像中毒一样,剂量越大,全身麻痹的速度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与眼镜王蛇咬伤致死原理相似的还有银环蛇,二者均通过神经毒素引发全身麻痹,但危险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朱进介绍,目前银环蛇咬伤的死亡率约为30%,而眼镜王蛇咬伤的死亡率暂未明确统计,核心原因在于其毒液量远高于银环蛇。“被眼镜王蛇咬伤的中毒基本原理和银环蛇一致,但它体型更大,单次注入的毒液量更多,中毒反应也更剧烈、更迅速。”在临床治疗上,针对眼镜王蛇咬伤需采用“银环蛇抗毒素加用眼镜蛇毒素”的联合方案,以此针对性中和不同类型的神经毒素。
不少人误以为蛇咬伤后的“全身麻痹”仅影响呼吸,朱进纠正了这一认知:“这种神经毒素会导致全身所有肌肉麻痹,不仅包括控制呼吸的肌肉,连心肌也会受影响。一旦呼吸肌麻痹无法呼吸,又没有医疗设备支持,死亡几乎无法避免。”他强调,野外环境下若遭遇眼镜王蛇咬伤,缺乏插管、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基本意味着“死路一条”;即便到了乡镇医院,若不具备救治条件,同样难以挽回生命。
此次悲剧的根源,在于男子将眼镜王蛇误认成无毒的乌梢蛇。朱进指出,蛇类种类繁多,外形相似的情况普遍存在,“就像有毒蘑菇常与可食用蘑菇长得像一样,普通人很难完全分辨”。他提到一个简单的辨别参考:大部分含神经毒素的毒蛇,如眼镜王蛇、银环蛇、海蛇等,体表多有环状纹路,但这并非绝对标准,“不能仅凭‘有环无环’断定蛇是否有毒,见蛇远离才是最安全的”。
针对公众关心的“自救方法”,朱进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能应对眼镜王蛇咬伤的有效自救手段,所谓的初步处理仅能延缓毒发,无法避免伤害。“常规的毒蛇咬伤初步处理有10步规范,可通过‘赛轮’小程序查询,核心是减少毒素在体内的传播速度,为就医争取时间。”但他强调,这些操作绝不能替代专业治疗,“最关键的还是尽快前往有条件的医院,注射对应蛇毒血清,这才是唯一能救命的办法”。
朱进提醒,夏季是蛇类活动频繁期,公众在野外应提高警惕,避免主动接触、挑逗蛇类。若不幸被蛇咬伤,需第一时间记住蛇的外形特征,以便医生快速匹配蛇毒血清,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初步处理,并以最快速度赶往具备蛇伤救治能力的医院,切勿抱有“自行处理就能脱险”的侥幸心理。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