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是史上最严格的一届,也是大家公认含金量最高的一届?为什么会有两家名酒企业因报错名而丢失金奖,会出现这样的离奇的事情?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
为什么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是史上最严格的一届,也是大家公认含金量最高的一届?为什么会有两家名酒企业因报错名而丢失金奖,会出现这样的离奇的事情?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
话说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79年的8月,国家为了继续推动酿酒行业的发展,在辽宁大连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举办方依然是中国轻工业部,主持人是中国白酒界泰斗人物周恒刚以及耿兆林先生。
但是这一届跟以往的两届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在这个会议召开的前一年底,轻工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名酒会议,调查了各名酒厂的生产质量情况和发展动向,交流了经验,为评酒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另外轻工业部还搞了两个科研试点单位,一个茅台,一个汾酒,科学地总结了名酒的传统生产工艺,去粗取精,不仅提高了名酒生产技术,还大大推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第二,这届评酒会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评选标准,除了几个特聘委员之外,其他的所有评酒委员必须要通过考试选拔,并且每个省只能推荐一个名额参加考试的评酒员总计65人,其中白酒22人,黄酒15人,啤酒13人,葡萄酒及果露酒15人。
第三,白酒被分为五大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以及其他香型。这是中国白酒历史上首次明确分香型来评比。并且还制定了统一的香型风格描述标准,请看这张图,这也是我们现在评酒经常说的一些形容词。本来兼香型也是有机会独立评比的,但是当时对兼香型定义还不够明确,大家一致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就划入到其他香型了。第四,这次评酒分为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及果露酒四大类四个组进行。凡是参加评比的样品一律采取密码编号,分香型评比。根据样品的多少,决定编组评比的次数,少的一组进行决赛,超过六个的要进行初评,复评,终评。同一省的酒不见面。
当时还开了这样一个绿灯,就是如果上一届你获得了中国名酒称号,那么这一届就不用进行初评,可以直接参加复评,并且作为种子选手编在各个小组之内。按道理来说上一届的老八大名酒在这一届肯定是胜券在握板上钉钉了,但是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让人大跌眼镜。待会我们来讲。最后一点的不同,就是这次评分办法围绕色香味格四个维度来打分,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格也就是风格占15分,总计满分为100分。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了18种中国名酒和47种优质酒,这里我们重点来说说这新八大名酒,他们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酒,董酒以及泸州老窖特曲酒。
这里值得说的事情就是我们先前提到的西凤酒和全兴大曲酒为什么会掉队了?我们先说西凤酒,现在流传两个版本,主流说法是说当时西凤酒参赛时应该填写其他香型,但是填成了清香型,但是按照清香型标准来评比的话,西凤酒就不占任何优势了,毕竟它的特点事浓清兼香,所以惨遭淘汰。第二种说法是说当时西凤的老厂长也是现场的一个评委,当时评到一款酒,误以为这款酒是自家酒,所以打了100分,但是当西凤酒真的出现时他傻眼了,没办法,就了打一个106的超高分,但是后来这个分被宣判无效,导致西凤酒无缘金奖。据说这是行业内非常资深的人士透露的,在这里,对于这个说法的真假性我们就不过多讨论了。
我们在再来另外一个倒霉蛋全兴大曲酒,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据说是因为四川方言中“馨”和“清”发音相似,全兴大曲将“馨浓香型”误报为“清香型”,导致与金奖失之交臂。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全兴酒厂的所有领导被撤职,就连成都市商业局以及四川省商业厅的相关负责人也全部被换掉。若干年以后,评酒专家于桥后来透露说,他曾经提前警告过全兴酒厂的代表汪孝忠,说“你提供的酒样应该不是清香型的”,但是这个意见并没有引起重视,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不过呢,因为西凤和全兴的失误,给了其他品牌显山露水的机会,剑南春和洋河大曲这次脱颖而出,首次跻身中国名酒行列。
我看了一下2024年的白酒销售数据,前10名酒企中,有7家是这新八大名酒,只有一个董酒,它的销量比较弱,毕竟它是小众香型,消费人群比较少,所以销量低可以理解。我觉得,至少说现在这些酒企的销量对得起当时的评选结果,算是实至名归。西凤酒虽然没有进入前十,但是也有110亿销售,在陕西也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算是比较牛,但是全兴大曲基本上就没有多大存在感了,毕竟的它的高端品牌水井坊卖给了帝亚吉欧,现在的实力与这些老名酒啊渐行渐远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第三届全国评酒会筹备工作十分充分,组织架构严密,评估方法科学且合理,因此评定结果具有很高的信服力。特别是白酒评比环节,此次评酒会在中国评酒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好,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我是东义泉白酒创始人老马,如果您对白酒及其背后的故事也感兴趣的话,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东义泉酒业